1968年,张大千的貌美四姨太正跪在地上拜师,她身穿一袭旗袍,姣好的身材显露无遗

瑶光映心曲 2025-08-11 19:03:41

1968年,张大千的貌美四姨太正跪在地上拜师,她身穿一袭旗袍,姣好的身材显露无遗,身上戴着珍珠项链和手镯,显得既尊贵又洋气...... 张大千,1899年出生在四川内江,从小就在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里长大。母亲和兄姐是他最早的老师,教他画画写字。年轻时,他跑到上海,拜曾熙和李瑞清为师,苦练书法和绘画,临摹了不少古代名家的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功底。30年代,他去了趟敦煌,研究佛教壁画,把古法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搞出了独一无二的风格,尤其是山水、荷花还有泼墨泼彩的技法,名声传遍国内外。 他这人一生挺复杂的,结过好几次婚,前后有谢舜华、曾正蓉、黄凝素、杨婉君四位妻子。到了1947年,他认识了徐雯波,两人因艺术结缘,最后走到了一起。张大千晚年带着徐雯波旅居海外,创作没停过,直到1983年在台湾去世,留下一堆画作和传奇故事。 徐雯波,40年代出生,家里条件不错,从小就喜欢画画,也受过挺好的教育。她在美术学院认识了张大千的大女儿张心瑞,通过这层关系在1943年见到了张大千。两人聊艺术聊得投机,虽然年纪差了不少,但徐雯波的美貌和才华让张大千动了心。1947年,他们结了婚,她成了张大千的第四房姨太。 婚后,徐雯波想跟张大千学画,但张大千忙着教女儿,没太多时间管她。她不甘心,1948年跑去拜齐白石为师,后来又在1968年拜了欧豪年。她不是玩票性质,真想在艺术上闯出一片天。靠着自己的努力,她慢慢在画坛有了点名气。 1968年,徐雯波在美国正式拜欧豪年为师。这事儿发生在张大千旅居海外的时候,当时他们已经搬到了美国。欧豪年是水墨画圈子里的大咖,徐雯波选他做老师,说明她对艺术有多认真。拜师那天,她穿着一身墨绿旗袍,珍珠项链和玉镯戴在身上,既显出她的好气质,也带着点传统韵味。 这场拜师不简单。徐雯波不仅是张大千的妻子,还有自己的追求。她跪在地上拜师,不是为了摆样子,而是真心想学东西。张大千也在场,挺支持她,虽然他自己没时间教。这事儿在美术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年轻女子有点意思,不光是靠着张大千的名头,还想自己干出点名堂。 拜师之后,徐雯波没闲着。她跟着欧豪年学画,天天练笔法、临摹古画,画风越来越有自己的味道。欧豪年很看好她,把她当关门弟子教。张大千虽然没直接上手教,但也挺关心她的进步,偶尔带她去看画展,聊聊名家作品的门道。 到了1978年,他们搬到台湾,张大千在台北建了个“摩耶精舍”,继续画画。徐雯波一边帮着管家务,一边没放下自己的画笔。1983年张大千去世后,她接手了丈夫的遗产,包括不少画作和收藏品。她没辜负这份信任,跑去美国办了好几场张大千作品展,还出了画册,把中国水墨画推到国际上。 徐雯波自己也没闲着。她坚持画画,办过个人画展,作品里能看出齐白石的写意和欧豪年的影子,但又有她自己的风格,挺受好评。她还拿出钱支持年轻艺术家,搞了些中美文化交流的活动,让更多人知道中国画的好。她一直忙活到2010年去世,留下的不只是张大千的遗产,还有她自己的艺术印记。 她这辈子,跟着张大千走了不少地方,也靠自己闯出了一条路。从一个富家女到画坛有名字的人物,靠的是真本事和不服输的劲头。她的故事听着挺接地气,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传奇,而是实打实的努力换来的结果。 徐雯波的拜师和后来的成就,其实挺让人感慨的。艺术这东西,不是光靠天赋就能传下去,得有真心和机会。1968年她跪在地上拜师的那一刻,谁能想到她会把张大千的艺术精神接过来,还发扬光大?她和张大千的缘分,加上她自己的坚持,才有了这段跨越时代的故事。 再想想,艺术传承到底靠什么?是名师指点,还是自己死磕?徐雯波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两样都得有。她不是靠着张大千的光环混日子,而是真刀真枪地干出了成绩。这种精神,放到现在也值得琢磨。

0 阅读:64
瑶光映心曲

瑶光映心曲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