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没想到,有人竟然声称中国因为俄罗斯,而“失去了”欧洲,中国正在与欧洲“渐行渐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5-08-12 10:18:44

确实没想到,有人竟然声称中国因为俄罗斯,而“失去了”欧洲,中国正在与欧洲“渐行渐远”。这些人典型的论调就是,欧洲的市场巨大,俄罗斯的市场那么小,中国根本没有理由为了俄罗斯,而得罪欧洲,尤其是欧洲因为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对我们耿耿于怀。说实话,这种论调,这是典型的看问题只看表面。 先从经济账说起,欧洲市场确实大,可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关系就像两棵盘根错节的大树,早就在土里扎得死死的。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额都到7858亿美元了。 这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欧洲每进口三双鞋,就有一双是中国造的;中国每买两台德国机床,就有一台是欧洲产的。 欧盟企业在中国投了1500多亿美元,中国也在欧洲砸了近1100亿美元。这些钱可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两边企业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哪能说断就断? 再说合作项目,那更是五花八门。就拿匈牙利来说,人家正卯足了劲要在2030年变成欧洲最大的新能源电池生产中心,这里头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中国企业可没少出力。 还有希腊的色雷斯风电项目,中国公司建的风电场一年能发1.6亿千瓦时电,相当于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还能减少1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些项目就像纽带,把中欧的利益绑得更紧了。 有人可能会说,俄乌冲突后欧洲对中国有意见。这话得分两头说。欧洲确实有部分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但欧洲自己也不是铁板一块。 就说德国,大众、宝马、奔驰一半以上的全球销量都来自中国市场,德国总理朔尔茨就公开说,跟中国打贸易战没好处,得坐下来谈。 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上台后,也赶紧跑来中国签了一堆合作协议,从工业到环保,啥都有。这说明,欧洲国家心里都有本明白账:跟中国闹翻了,自己的饭碗也得跟着砸。 还有人觉得俄罗斯市场小,中国没必要为了俄罗斯得罪欧洲。可俄罗斯对中国来说,可不是简单的“市场”问题。 就拿能源来说,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1.08亿吨原油,还有310亿立方米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管道输到中国。这些能源保障着中国的经济运转。 而且,俄罗斯还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伙伴,双方在联合国、上合组织这些场合互相支持,这对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太重要了。 有人可能会问,那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咋解释?比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这事儿得客观看。欧盟虽然加了关税,但德国、匈牙利这些国家的车企还是排着队来中国投资。 中国企业也没闲着,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奇瑞在西班牙合资生产电动车,直接把厂子开到欧洲家门口。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可不是几句狠话就能拆散的。 再说欧洲自己的问题,这几年欧洲又是能源危机,又是经济衰退,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23年欧盟整体吸引外资净流入还是负的,就中国企业还在往欧洲投钱,光2023年绿地投资就有53亿欧元,比上一年增长48%。要是没中国的投资和市场,欧洲的经济只会更难。 还有个关键的点,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有共同利益。双方都签了《巴黎协定》,都想减少碳排放。 中国的光伏、风电技术全球领先,欧洲的环保标准高,两边一合作,既能帮欧洲实现绿色转型,又能让中国技术有更大市场。 有人可能会说,欧洲在科技上对中国有戒心。这话没错,但科技合作也没停。山东移动和中欧研究院合作的“5G+智慧工业”项目,让车间产能提升了38%,库存减少了80%。 新疆联通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搞的“5G+AIoT智慧陆港”,用5G技术实现了无人集卡自动驾驶,效率比以前高多了。这些项目说明,中欧在科技领域的合作还是有空间的。 总的来说,那些说中国“失去了”欧洲的人,要么是只看表面,要么是别有用心。真正的明白人都知道,中欧关系的根基深着呢,不是几句话就能撼动的。未来,只要双方都多些理解和合作,少些对抗和偏见,中欧这艘大船一定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走得更远。

0 阅读:30
渺远的云娱乐说

渺远的云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