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样一来,中美刚刚达

非常盘点中 2025-08-13 14:37:07

法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公开喊话:中国拒绝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这样一来,中美刚刚达成的峰会共识怕是要黄! 今年7月底,美国在瑞典和中国的经贸谈判中,甩出一张硬牌:中国必须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否则就要加征100%的二级关税。 中国当场就火了,能源安全可是国家命脉,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早就定好的战略布局,哪能说停就停? 美国这招看似突然,实则蓄谋已久。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一直想通过制裁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来削弱其经济。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自然成了美国的重点施压对象。 根据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 5.9 亿桶原油,同比增长 9.3%,俄罗斯稳居中国第一大石油供应国。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其中高达 38% 的交易已采用人民币结算,这直接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地位。 中国拒绝美国要求的底气,来自于与俄罗斯长期稳定的能源合作。中俄之间不仅有大量的石油贸易,还有天然气、核能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比如 “西伯利亚力量” 天然气管道,每年向中国输送大量天然气,保障了中国的能源供应。此外,中俄还在推进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道项目,未来将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能源输送。 这些合作都是基于市场原则和双方的共同利益,不是美国一句话就能打断的。 法国媒体的担忧,其实反映了欧洲在能源危机中的焦虑。自 2022 年欧盟与俄罗斯能源逐步 “脱钩” 以来,欧洲的日子并不好过。 欧盟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份额从 37% 骤降至 17%,天然气进口量更是削减了六成以上。随之而来的是油价和电费飙升,普通民众为取暖发愁,工业企业则因成本高昂而纷纷外迁。 眼看着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愈发紧密,法国的焦虑感油然而生。 然而,法国媒体可能误判了局势的核心,中美之间的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能源采购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包括科技竞争、市场准入、产业链布局等。 中国拒绝美国的要求,并不是要与美国对抗,而是在维护自身的主权和利益。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中国会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能源政策,美方的关税威胁没有任何意义。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关税威胁可能加速全球能源结算去美元化。中俄已在 30% 的油气交易中使用人民币和卢布,印度也在尝试卢比结算。 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造成长期冲击。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也指出,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确保了其能源供应稳定,尤其在全球能源价格波动时期。 对于中美峰会共识是否会因此 “黄”,或许要看双方如何权衡利弊。中美峰会的价值,本就是用来处理最棘手、最危险的问题。 若因分歧而取消对话,意味着连最基本的危机管控机制都已放弃,这对双方而言都是一个失败的选择。美国借此摸清了中国的底线有多硬,而中国则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这场能源博弈的终局,或许很快就会见分晓。中国的选择到底是坚守底线,还是给中美关系埋雷?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中国的善意不是无限的,也不会被外部压力左右。未来的路怎么走,就看美国能不能放下霸权思维,与中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作了。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中国青年男

中国青年男

5
2025-08-13 17:19

你说停就停,你算老几,什么狗屁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