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岛内媒体看的透彻!岛内媒体表示,美国的对华策略正在由从过去的全面围堵与科技管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13 18:03:46

还是岛内媒体看的透彻!岛内媒体表示,美国的对华策略正在由从过去的全面围堵与科技管制,转向更具战术性的诱控。岛内媒体表示,美国操作谈判的真正逻辑,不仅是为了产出一份关税协议,更是设计一系列可预测与可调整的对华战术,让中国摇摆。其目的主要有三。 先说第一个目的,美国想通过关税谈判制造“温水煮青蛙”的效果。2025年8月那场关税休战延期戏码,特朗普硬是拖到最后一秒才签字,表面上是给双方台阶下,实际上是在测试中国的耐心底线。根据协议,中方暂停了24%的加征关税,保留10%作为“调节阀”。这10% 的玄机在哪?就像给你脖子上套个松紧带,紧了勒得慌,松了又不舒服,美国就是要让中国时刻惦记着这根带子什么时候会收紧。 更绝的是,美方在谈判期间悄悄叫停了赖清德“过境”纽约的安排,还放缓了对华AI芯片的出口限制表述。这种“打一巴掌揉三揉”的操作,就是要让中国在关税压力和有限甜头之间反复摇摆,误以为美国真的在“让步”,实则是在为后续谈判埋下更多讨价还价的筹码。 再看第二个目的,美国正把科技竞争从“硬脱钩”变成“软控制”。以前美国是直接禁止高端芯片出口,现在玩起了更隐蔽的 “抽水模式”,要求英伟达、超威等企业把对华芯片出口收入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美其名曰“换取出口许可证”。这招就像古代的“盐铁官营”,表面上允许你做生意,但利润大头得归我。 更狠的是,美国一边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一边在中东砸下920 亿美元布局 AI 生态圈,跟沙特、阿联酋签了 1.8 万枚高端芯片的订单。这哪是单纯的商业合作?分明是在构建以美国技术为核心的 “科技围墙”,试图把中国孤立在全球产业链的边缘。 结果呢?中国半导体出口逆势增长,2024年集成电路出口额达 1595.5亿美元,同比涨了 17.4%,连越南、印度这些新兴市场都成了中国芯片的大买家。美国的“市场控制” 战术,反而逼着中国把芯片卖到了全世界。 第三个目的,美国想借俄乌冲突把中国拖进战略泥潭。特朗普前脚刚决定要在阿拉斯加跟普京会晤,后脚就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关税。这招“围魏救赵” 玩得溜,表面上制裁俄罗斯,实际上是在敲打中国。 要知道,2024 年中国对俄出口额已经涨到 1200 亿美元,俄罗斯 45% 的外汇储备都是人民币,中俄之间的能源管道就像捆仙绳,把两国利益死死绑在一起。美国当然清楚这一点,所以才在乌克兰战场上砸了1700 亿美元,既消耗俄罗斯国力,又试探中国底线。 最有意思的是,美国一边在俄乌战场上拱火,一边又在台海问题上玩 “切香肠”。岛内媒体注意到,美军最近频繁在南海搞“航行自由”行动,同时又派航母穿越巴士海峡,这种“东边放火西边点灯”的操作,就是要让中国在多个战略方向疲于应对。 不过,美国这套战术性诱控有个致命伤:所有的“可预测”都是建立在中国愿意配合的基础上。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坚持中立立场,2024 年对俄出口的机电产品反而暴涨 69%,高新技术产品增长 22.4%,连汽车都卖了90万辆过去。这哪是被美国牵着走?分明是借着西方制裁的空子,把俄罗斯市场变成了中国工业品的“试验田”。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突破速度远超预期,2024 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虽然涨了 10.5%,但出口涨得更快,连日本的半导体设备都卖不动了。美国的战术性诱控,到头来可能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到底,美国这套从军事到经济的诱控组合拳,本质上还是霸权思维的惯性发作。但中国不是乌克兰,更不是伊拉克,这种战术性诱控在中国的战略定力面前,恐怕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毕竟,真正的高手下棋,从来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盯着全局的胜负手。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