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要求美国在阿拉斯加逮捕普京,英国前上校布雷顿·戈登要求,美国军警等到,普京一下飞机就立刻抓捕。因为,在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对普京发了逮捕令。 他们的理由是2023年国际刑事法院(ICC)对普京发了逮捕令,说他在乌克兰冲突里犯了战争罪。可这事儿真要办起来,麻烦可不少,背后牵扯的国际关系、法律问题,还有军事威慑,都不是简单的事儿。咱们得一步步捋清楚。 先说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2023年3月17日,ICC确实以涉嫌在乌克兰非法驱逐儿童为由对普京发出了逮捕令。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俄罗斯根本就不是ICC的成员国,所以从法律上来说,ICC对俄罗斯和普京根本就没有管辖权。 就像咱们去饭店吃饭,没进人家店门,人家菜单上的规矩自然管不着咱们。而且,国家元首享有主权豁免,这是国际法里的基本原则,就算是ICC的成员国,真要逮捕另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再看英国这边。英国是ICC的成员国,理论上有义务执行逮捕令。可实际上呢,英国政府到现在也没正式要求美国这么干。那个前上校和《每日电讯报》的声音,更多是个别官员和媒体的炒作,不是官方政策。 而且,英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本来就复杂,真要因为这事儿把普京惹毛了,英国也得考虑后果。比如能源供应、外交关系这些,都可能受影响。 轮到美国了。美国同样不是ICC的成员国,所以从法理上讲,美国完全没有执行逮捕令的义务。而且,特朗普政府和ICC的关系一直不好。之前ICC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出逮捕令,特朗普直接对ICC实施了制裁,双方早就闹掰了。 这次要是再听ICC的话去逮捕普京,特朗普肯定不会干。再说了,普京这次去阿拉斯加是跟特朗普会谈的,目的是推动俄乌和谈。特朗普要是真在会谈现场逮捕普京,那俄乌和谈就彻底黄了,这可不是特朗普想看到的。 俄罗斯的反应就更强烈了。俄罗斯军事记者亚历山大・科茨说,俄军海陆空三位一体核力量已经进入战斗准备状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俄罗斯的核威慑政策一直很明确,普京也多次强调,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始终处于全面战备状态。 像“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些先进武器,俄罗斯都已经部署或者在试验阶段了。真要是有人敢对普京动手,俄罗斯的核反击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国际法的角度看,ICC的逮捕令在非成员国面前就是一张废纸。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例子,比如2009年ICC对苏丹总统巴希尔发出逮捕令,可巴希尔照样在国际上走动,根本没人能拦住他。 还有蒙古国,虽然是ICC成员国,但因为依赖俄罗斯的能源,愣是没执行对普京的逮捕令。这说明,就算是成员国,也可能因为实际利益而拒绝执行ICC的命令。 再看看美国国内的情况。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逮捕现任外国元首的先例,而且美国法律也不允许这么干。就算有人想这么做,也得经过国会和法院的同意,这在政治上根本不可能。 特朗普要是真这么干了,不仅会引发严重的外交危机,还可能导致俄美关系彻底破裂,甚至军事冲突。这种风险,美国根本承担不起。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挺有意思。印度、中国这些国家,都没跟着英国起哄。印度还邀请普京去访问,摆明了不支持ICC的逮捕令。中国作为非ICC成员国,一直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反对干涉他国内政。 其他国家,比如匈牙利,也没配合ICC的行动。这说明,国际社会对ICC的支持有限,尤其是非成员国,根本不买账。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普京这次去阿拉斯加是跟特朗普会谈的,地点选在埃尔门多夫-理查森军事基地。这个地方可是美国的军事禁区,安保措施肯定是顶级的。 美国这么安排,一方面是为了保障会谈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节外生枝。要是真有人想在这儿对普京动手,美国军方肯定不会答应。而且,特朗普推动俄乌和谈,需要普京的合作,保障普京的安全是优先事项。 再往深了想,英国和欧洲国家的反应,其实也有政治动机。英国脱欧之后,一直想在国际上刷存在感,这次炒作逮捕普京,可能是想转移国内矛盾。 欧洲国家呢,本来就对俄罗斯有戒心,看到普京和特朗普会谈,心里肯定不舒服。但他们也清楚,真要把俄罗斯惹急了,欧洲的安全局势会更糟。 英国要求美国逮捕普京这事儿,看着热闹,其实根本行不通。法律上站不住脚,政治上风险太大,军事上还有俄罗斯的核威慑顶着。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更多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工具,在现实的国际关系面前,根本就不管用。
美国人简直聪明绝顶!特朗普政府最近搞了个“借刀杀人”的戏码,鼓动东南亚盟友在马
【16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