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通电话打给金正恩,得到了最想要的回答,特朗普还动不了他! 当地时间8月1

天天纪闻 2025-08-14 19:17:34

普京一通电话打给金正恩,得到了最想要的回答,特朗普还动不了他! 当地时间8月12日,俄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通话,就即将举行的美俄元首会晤等议题展开讨论。 金正恩在电话里再次对普京保证,朝鲜将始终全力支持俄罗斯。   俄朝关系的紧密程度远超外界想象。自2024年6月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以来,两国在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化。根据条约第四条规定,若一方遭受武力入侵,另一方将以所有手段提供军事援助。   这种同盟性质的条款在当前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的背景下尤为关键。事实上,朝鲜对俄罗斯的支持早已从纸面协议转化为实际行动:2024年10月,朝鲜向俄罗斯派遣了12000名特战部队士兵,直接参与库尔斯克地区的反攻作战,部分士兵甚至在战斗中伤亡。   今年6月,朝鲜再次应普京请求,派遣1000名工兵和5000人的军事建筑部队前往库尔斯克,协助清除战场遗留的爆炸物并重建基础设施。这些行动不仅缓解了俄军的后勤压力,更在国际舆论层面打破了西方对俄罗斯“孤立无援”的叙事。   金正恩此次通话中的表态,实际上是对俄朝战略协作的再次确认。在美俄会晤前夕,朝鲜的支持具有特殊意义。一方面,这向美国传递了明确信号:俄罗斯在东亚拥有坚定盟友,任何试图通过施压迫使俄罗斯让步的行为都将面临反制。   另一方面,朝鲜的支持为普京在谈判桌上增加了筹码。例如,在阿拉斯加会晤中,普京可能以朝鲜的军事合作为后盾,要求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更多妥协。   这种战略联动让特朗普陷入两难:若对俄罗斯采取强硬措施,可能迫使俄朝进一步靠拢,甚至引发军事冲突升级;若选择妥协,则可能损害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体系。   特朗普之所以难以对普京采取实质性行动,与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首先,俄罗斯并非孤立作战。除了朝鲜,中国、巴西等新兴大国也在不同层面支持俄罗斯。   例如,中国在俄乌问题上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并与巴西等国共同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声。这种多极化趋势使得美国难以像冷战时期那样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封锁。   其次,美国自身的战略收缩削弱了其干预能力。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跨大西洋同盟出现裂痕。欧洲国家虽然对俄罗斯保持警惕,但更关注自身经济复苏,不愿为美国的战略目标承担过多风险。例如,丹麦近期批准的美丹防务协议引发国内争议,反映出欧洲对美国安全承诺的信任度下降。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对俄朝的制裁效果有限。尽管美国多次对俄罗斯实施金融、能源等领域的制裁,但俄罗斯通过与中国、印度等国的合作,成功化解了部分压力。   此外,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也制约了特朗普的行动。在阿拉斯加会晤前,特朗普试图以“领土交换”方案推动俄乌停火,但这一主张遭到乌克兰和欧洲国家的强烈反对。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不会将领土拱手相让,欧洲多国也强调领土交换必须“对等”。这种内部分歧使得特朗普在谈判中难以形成统一立场,更无法对俄罗斯施加有效压力。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外交政策的质疑声不断,部分议员担心过度对抗可能引发军事冲突,进而危及美国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俄朝合作不仅限于军事领域。两国在基础设施、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也在加速推进。例如,朝俄国境公路桥建设项目于2025年4月开工,这将大大提升两国的贸易效率。   这种全方位的合作使得俄朝关系更加稳固,也让美国难以找到突破口。正如朝鲜媒体所言,通过与俄罗斯的合作,朝鲜不仅获得了经济利益,更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大的话语权。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试图通过威胁迫使普京让步的策略显得苍白无力。8月14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声称,若普京不同意停火,俄罗斯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但这种恐吓并未得到实质性行动的支持。反观俄罗斯,其与朝鲜、中国等国的紧密合作,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战略防线。   普京与金正恩的通话绝非简单的外交礼节,而是俄朝战略协作的重要体现。朝鲜的支持为普京在阿拉斯加会晤中提供了坚实后盾,而特朗普受制于国内外多重因素,难以对俄罗斯采取有效行动。这种力量对比的变化,标志着国际秩序正朝着更加多元、复杂的方向发展,美国的单极霸权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0 阅读:116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