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必胜——#重访审判二战战犯法庭旧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参考消息 2025-08-15 10:45:10

【正义必胜——#重访审判二战战犯法庭旧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站在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和沈阳审判的旧址回望,德日法西斯的累累罪行记录在案,铁证如山不容辩驳。判决书的每一字、每一页,都是刺破历史迷雾的利剑,更是治疗“历史健忘症”的良方。#日方有诚意同中方往来应拿出行动#

三处审判地,在人类清算战争罪行、捍卫和平正义的历史长河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纽伦堡,开审判战犯之先河,针对审判二战战犯制定了相应的罪名,奠定了现代国际刑法的基础;东京,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本质,开创性地设置了“破坏和平罪”,确认了任何策划、发动和进行侵略的个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经验教训警醒世人;沈阳,作为这场跨越东西方的全球审判的终点站,为反思历史、呼吁和平提供了东方答案。

纽伦堡审判是战后第一次对战犯的审判。1945年11月20日,纽伦堡——这座曾见证纳粹颁布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迫害犹太人的“帝国党代会城市”——成为历史的审判台。选择此地,是历史的必然。犯下发动战争、戕害生命滔天罪责的昔日“帝国精英”,在这里接受法律的终极裁决。

如今,纽伦堡审判法庭已成为一座纪念馆,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国内外访客。人们在留言簿上用多种文字写下寄语,表达着祈愿和平、警惕历史悲剧重演的人类心声。行走于德国各地的人行道,常能见到嵌于路面的铜质“绊脚石”,上面镌刻着受害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默默提醒着人们,此地曾有无辜的生命在纳粹时期惨遭迫害。

东京审判,功勋与遗憾并存。1946年5月3日,在日本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梅津美治郎等28名甲级战犯被起诉。审判历时两年半、11个国家参与庭审、证据4300余件、超过20万人旁听。然而,审判中一些骇人听闻的罪行,如731部队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细菌战和活体实验的罪行,未能得到彻底清算和公开审判。部分战犯被提前释放,有人甚至重返政坛高位,这种不彻底性埋下的“苦果”,至今仍影响着日本社会对战争责任的认知。

如今,东京审判法庭原址被纳入防卫省内部,谢绝采访申请。曾关押战犯的巢鸭监狱旧址已成商业设施,历史印记难寻。尽管东京审判这段历史被刻意淡出日本公众视野,但挡不住对其意义的持续争论。日本社会流行的“侵略责任是过去的事,未来才重要”的论调,恰恰忽视了以史为鉴的重要性。

沈阳审判是漫长审判史册的独特终章。1956年6月9日,沈阳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一场审判在此展开。那幢金色琉璃瓦屋顶的二层小楼,无声诉说着历史的重量。69年前,正是在这里,中国法官的法槌重重敲响——36名日本战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上,低下了曾经傲慢的头颅。所有受审的日本战犯,无一例外地俯首认罪,诚心忏悔。

沈阳审判的成功,汲取了纽伦堡、东京乃至南京审判的经验与教训,凝聚了新中国的宽宥与智慧。它见证前所未有的国际审判奇迹:战犯在这里完成从“鬼”到“人”的蜕变,新中国荡涤其灵魂、重赋其新生,使他们释放回国后成立“中国归还者联络会”,高举“反战、和平”旗帜,余生都在为中日友好而奔走呼号。

走进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审判人员的法椅、律师穿过的风衣与西装外套……一件件充满年代感的文物,让历史的全貌重新浮出水面,引领参观者重温那令亿万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片段。审判地距离当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地方不到3公里;曾经关押抗日志士的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成为改造日本战犯的“再生之地”——巧合之中,蕴含着历史的必然。

三处审判旧址跨越东西,纵贯欧亚。审判的重音,振聋发聩。审判的余音,跨越时空。

德国正视历史的态度,本是日本的宝贵镜鉴,但同为二战发起国,日本朝野对战争一直缺乏严肃彻底的反省,甚至甲级战犯被供奉于靖国神社,屡受日本政客参拜。时至今日,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大肆炒作“侵略无罪”“胜者对败者清算”等陈词老调,本质是为日本战犯张目,为侵略罪行“翻案”。对于诸如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细菌战这样铁证如山、惨绝人寰的暴行,日本国内始终有股势力罔顾事实,或矢口否认,或竭力淡化,甚至篡改教科书,在右倾化道路上越走越远。

逆于历史潮流的图谋必遭唾弃。正在全国热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暴行的真实历史影像;揭露细菌战罪行的电影《731》,即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的特殊节点上映。亿万国人的关注,便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

从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的南京审判、与沈阳审判同期进行的太原审判,以及盟国在马尼拉、新加坡、仰光等地对乙、丙级战犯的审判,再到苏联主持的揭露关东军细菌战罪行的伯力审判,全球范围内的正义清算让不同战场的证据得以串联,让罪恶行径无所遁形,织就了追责战争罪行的天网。

时间是最公平、最冷静的法官,历史的审判台永不落幕。当沈阳的小学生在法庭旧址临摹“和平”二字,当日本青年一代高举反战旗帜游行,当纽伦堡的年轻人再次走进法庭旧址,历史的回响便有了新的声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它存在于泛黄的审判档案、肃穆的法庭旧址,更镌刻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与道德良知之中。那些妄图否认、歪曲侵略罪行的人,终将在永不消逝的回响里,接受正义与人民的审判。#日本战败投降80周年#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创刊于1931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