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父亲的葬礼如快进影片,24小时内完成所有流程。没有灵堂孝服,亲戚邻居寥寥,一场生命的告别竟如此悄无声息。如今独生子女独自扛办丧事,不摆宴、不搭棚、不念经成常态,有人赞其清爽高效,却难掩背后的失落。 许多老人在世缺陪伴,离世后连像样的送别都没有,"死者为大"的传统似乎正被"节省开支"替代。这既是时代之变,也是人心之迁。城市化打破了聚族而居的传统,邻里疏离、家族观念淡化,让传统仪式失去土壤。现代生活重压下,年轻人无暇维系人情,更看重实际成本,传统礼仪渐被视为繁文缛节。 但丧葬不止是形式,更是情感寄托与文化传承。简化不应等同于淡漠,我们可以省去铺张,却不能省略尊重;缩短时长,却不能压缩情感。在快节奏时代,更需找到平衡,用简约而庄重的方式,让逝者体面离去,让哀思有处安放。
我闺蜜有两个姑姑,都不是她爷爷亲生的女儿,但是爷爷中风瘫痪4年多,都是两个女儿轮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