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欧洲为何要集体种大麦,而我国宁愿花钱进口,也不大量种植?其实这是个

探修説 2025-08-15 19:25:45

很多人不理解,欧洲为何要集体种大麦,而我国宁愿花钱进口,也不大量种植?其实这是个阳谋,因为欧洲坏,他们想让中国人喝个够! 你看啊,欧洲那边种大麦那叫一个热火朝天。丹麦的某个大麦品种,在欧盟的产量能占到全球的 40%,要是再加上俄罗斯,那都能占全球的 70% 了。 欧洲人咋就这么爱种大麦呢? 其一呢,大麦可是个做饲料的好东西。欧洲那地方,天然牧草多,牛羊猪啥的也多,这些动物就爱吃大麦,而且吃了大麦,出肉率还高,猪的出肉率能达到 70% 到 80%,牛肉也能有 30% 到 50%。 其二呢,大麦还是酿酒的上等原料呀。德国的大麦产量世界第三,人家的啤酒那也是闻名全球,因为大麦含糖量高,酿出来的啤酒口感清纯,欧洲差不多 30% 的大麦都用来酿酒了。 还有就是,大麦这作物喜寒,适合在高纬度地区生长,欧洲的气候条件就挺合适。而且欧洲人少地多,他们种大麦既可以发展畜牧业,又能酿酒,多划算呀。 再看看咱这边,为啥不大量种大麦呢? 其实咱也不是没种,就是种得少。据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数据显示,咱国产啤酒大麦年产量也就 90 万至 120 万吨,可咱每年啤酒大麦的使用量得有 500 万至 530 万吨呢,八成以上都得靠进口。为啥会这样呢? 首先啊,农民伯伯们算过一笔账,在北方,一亩地大麦产量 600 多斤,按收购价 1.1 元 / 斤算,每亩收益不到 700 元,可要是种小麦呢,亩产量比大麦高近 200 斤,价格还略高一点,能到 1.18 元 / 斤,这一算下来,种大麦的收益就不如小麦了。 还有就是,长久以来,农民们习惯了用自留种,这就导致大麦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都受影响。 品质不好的大麦,只能当饲料卖,价格更低,农民们就更不愿意种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话说回来,之前咱对澳大利亚进口的大麦加征了高额关税,本想着给它个教训,没想到啊,最先感到压力的却是国内的酒厂。 因为咱国内大麦产量低,以前澳大利亚可是咱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了七成以上呢。后来对澳加税了,乌克兰就成了咱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再后来,法国、加拿大的大麦也大量进来了。2023 年,咱又把对澳大利亚大麦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给取消了,这市场就更热闹了。 你看啊,欧洲人大量种大麦,一方面满足自己畜牧业和酿酒的需求,另一方面,趁着中澳贸易有摩擦,就赶紧把大麦往咱中国卖。 他们规模化种植,技术也好,成本低,价格就便宜,咱国内的大麦就更没竞争力了。这就好像欧洲人在下一盘棋,他们种更多的大麦,就是想占领咱中国的市场,让咱越来越依赖他们的大麦,以后咱喝的啤酒啊,说不定大部分都是用欧洲的大麦酿的呢。 不过呢,咱也不是完全没对策。像华润啤酒就开始搞 “优质优价” 的保护机制,提高麦芽收购价格,鼓励农民标准化种植大麦,这样能提高大麦的品质和产量。 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还得慢慢来。 所以啊,欧洲集体种大麦这事儿,看起来像是个 “阳谋”,但咱也不怕,咱有咱的办法,以后的事儿,还指不定咋发展呢!

0 阅读:3
探修説

探修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