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国外军事专家推算,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情况又会如何?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很干脆: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中国的防御理念首先基于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要想不失败,首先要能活下来,这套生存法则早已融入中国的大地之中,钱七虎院士团队一辈子心血打造的,正是一座坚不可摧的 “地下长城”,其中,一种被称为 “千层饼” 的防护技术很关键。 它由七层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叠加而成,2016 年的一次实弹测试中,一枚设计能钻深 60 米的钻地弹,在这种 “饼” 面前只钻了 9.3 米就停了下来,高达 94% 的冲击能量被它硬生生吸收了。 如今,在全国范围内,无数深度达千米的地下工程,正在守护着国家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武器,其坚固程度足以抵挡几十倍于广岛原子弹当量的打击,而且这套体系不只是为军队服务,早已和民生融合。 比方说在成都,一座深达 60 米的地下城平时是热闹的商场和停车场,可一旦警报响起,它就能立刻变成一个能容纳 10 万人独立生活三年的巨型避难所,这就是中国防御的第一层底气:一个打不烂的根基。 当然,光能活下来还不够,美俄核战的推算中直接死于核爆的其实只有 5 亿人,剩下的 45 亿人会在 “核冬天” 引发的全球降温和大饥荒中绝望死去,对此,中国也有准备。 我们的粮仓里储备着足够 14 亿人吃一年半的粮食,这足以熬过最艰难的阶段,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每年超过 500 万名理工科毕业生的庞大人才库,这股力量,是现代 “人民战争” 潜力的坚实基础,能确保国家在长期消耗战中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员能力。 被动挨打从来不是我们的选择,中国的战略是主动防御,构建一张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的天罗地网,这张网的第一层是悬在大气层外的 “拦截之盾”。 早在 2010 年,中国就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试验,红旗 - 19 导弹以 17 马赫的速度在 600 公里高空精准命中目标,这套系统和强大的预警网络结合起来,能对来袭的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进行层层削弱。 与此同时,指向强敌的 “拒止之矛” 也早已磨锋利,中国的 “区域拒止” 体系把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从日本横须贺到关岛,都纳入了威慑范围。 近年来经常亮相的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其精准度和突防能力连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都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具备了精确打击移动航母的能力。 再加上东风 - 41、巨浪 - 3 这类确保二次核反击的力量,信号很清晰:我们不打第一枪,但谁敢动手,就必须承受难以忘记的反击。 进一步看,现代博弈的范围早已超出了真枪实弹的战场,在那些看不见的领域,中国同样构筑了坚固防线,当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扼杀华为时,华为硬是拿出了自己的芯片,国内庞大的产业链也迅速跟上,展现了惊人的产业韧性。 更不用说,中国在 5G 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巨大影响力,这些都是常规军事力量无法衡量的战略筹码,相比之下,美国国内军工复合体与民众意愿脱节,甚至连征兵指标都难以完成的困境,都让其持久作战的能力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说到底,钱七虎院士那句 “我们不怕”的核心不是好战,而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大国和平观,美俄的核平衡建立在 “要死一起死” 的恐怖逻辑上,而中国的防御哲学就像古人说的,最高境界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 我们所做的一切根本目的只有一个:让任何潜在的对手在动手前,都必须好好想想那个无法承受的后果,从而彻底打消动武的念头,这是一种用实力求和平,用防御遏制战争的东方智慧。
中国海军055万吨大驱差点“捞走”美国海军大型无人作战艇!当地时间2025年8月
【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