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陈永贵的第一任妻子李虎妞去世后,经人介绍,昔阳县大寨村妇女宋玉林成为了陈永贵的第二任妻子,从1966年成亲到1986年陈永贵病逝,两人在一起生活长达20年之久。 说起陈永贵,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20世纪60年代,他是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带着村民在太行山里跟老天爷较劲。1963年,一场大暴雨把村子冲得七零八落,房子没了,庄稼也没了,眼看着就要过不下去了。可陈永贵不服输,他带着大伙儿硬是用肩膀扛、手掌磨,把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那年秋天,他们不仅恢复了生产,还交了公粮,没让国家操一点心。这事儿传出去,大寨村成了全国的标杆,陈永贵也成了英雄。 1964年,他去北京开人代会,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还给他夹菜。那张他跟毛主席握手的照片,登上了报纸头版,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头裹白毛巾的农民。事业上,他是风光无限,可家里却出了大事。1965年,李虎妞因病去世,留下陈永贵一个人,既要管村子,又要顾家,日子过得紧巴巴。村里人看他这样,就合计着给他找个新媳妇儿,这时候,宋玉林走进了他的生活。 宋玉林比陈永贵小13岁,1927年出生在大寨村。她年轻时就不是个娇气的人,18岁当上妇女主任,带着村里女人们干活,拿过县里的劳动模范。早年,她第一任丈夫病死了,她一个人拉扯儿子,日子过得艰难但从没塌下来。后来,村里领导看陈永贵孤身一人,就提议让宋玉林嫁给他。她起初有点犹豫,可听说陈永贵是个实诚人,一心扑在村里的事儿上,她就点头了。1966年,两人结了婚,她一进门就挑起了家里的担子。 宋玉林不是光说不练的人。她每天忙里忙外,做饭、洗衣、带孩子,还得抽空下地干活。她组织妇女们修梯田、挖水渠,干得满头大汗也没喊过累。陈永贵忙着村里的事儿,她就默默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让他没啥后顾之忧。村里人都说,有宋玉林在,陈永贵才能那么拼。 陈永贵和宋玉林的日子,没啥花前月下的甜蜜,但就是实实在在的相互撑腰。那时候物资少,日子苦,陈永贵还经常出差开会,家里全靠宋玉林撑着。她一个人忙活家务,还要管孩子,偶尔还得应付村里的一些杂事儿。1969年,她给陈永贵生了个儿子,叫陈明亮,这让家里多了点笑声。陈永贵回来时,总会陪陪老婆孩子,简单却踏实。 俩人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过了20年。没啥大富大贵,也没啥惊天动地的故事,就是靠着互相扶持,把日子过下去了。宋玉林从没嫌弃陈永贵忙,也没抱怨过生活苦,她就那么守着这个家,让陈永贵能放心在外拼。 1975年,陈永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管全国农业。这可是个大官,但他一点没变,还是那个农民样儿。他不把户口迁到北京,也不拿高工资,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袄,出去视察还自己掏饭钱。1980年,他辞了副总理的职,搬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继续干农业的老本行。 可好景不长,1986年,他查出肺癌,没多久就去世了,72岁。临走前,他没留下啥豪言壮语,就跟宋玉林说了一句:“你多保重。”他的去世,让宋玉林一下子没了主心骨。她忍着泪,操办了后事,有人劝她留在北京养老,她却摇摇头,说:“我要回大寨,那是我的根。” 宋玉林回到大寨后,住进了老房子,日子过得简单又安静。她种点地,攒着陈永贵的照片和报纸,偶尔听听村里的消息,心里老惦记着过去。她不爱张罗,也不爱麻烦人,就那么守着自己的小院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2018年4月6日,她在家安安静静地走了,92岁。村里人给她办了葬礼,200多人来送她,墓地就挨着大寨的梯田,跟她一辈子没分开过。 宋玉林这辈子,没啥显赫的名声,可她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家,也撑起了陈永贵的事业。她是个普通的农村女人,却干出了不普通的事儿。
董必武曾经说过:吴佩孚虽然也是一个军阀,但有两点却和其他的军阀截然不同:第一,他
【178评论】【17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