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1960 年,当时的新中国正全力推进工业化,苏联的援助是这一切的核心动力,没想到,莫斯科传来一道命令,苏联单方面撕毁几百份合作协定,要求所有在华专家一夜之间收拾行李回国,还带走了全部技术图纸。 这对百废待兴的中国来说,不亚于一次工业体系的 “突然休克”,这已经不只是路线上的分歧,而是一种釜底抽薪式的背叛,不仅严重打击了中国的经济,更把中苏之间所谓的 “兄弟情谊” 砸得粉碎。 不过,这场决裂也不是突然发生的,五十年代的中苏关系表面上确实有过一段蜜月期,从鞍钢到一汽,苏联援建的 156 个项目构成了新中国工业的基础,到 1959 年,两国贸易额更占到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 但在这种 “铁杆” 关系的表象下,裂痕早就存在了,苏联从没把中国当成平等的伙伴,它的援助一直带着 “老大哥” 式的控制欲。 莫斯科希望北京在军事和技术上完全听自己的,却不肯分享真正的核技术,它希望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当忠实的附庸,却又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公开偏袒印度,正是这种居高临下的傲慢,最终让这段关系走到了尽头。 1960 年的决裂,就像一个历史的岔路口,把两个大国推向了完全不同的命运。 苏联在亲手推开占社会主义阵营七成人口的中国后,它的霸权主义行为也越来越严重,到 1969 年的珍宝岛冲突时达到了顶点,它不仅失去了中国这个广阔的战略后方,还让自己陷入了外交孤立。 不久后,它又卷入阿富汗战场被困十年,付出了惨重代价,而另一边,为了和美国进行无休止的军备竞赛,它不惜把国库近三分之一的收入投入这个无底洞,结果国内民生凋敝,商店货架空空如也,僵化的体制和陈旧的经济模式最终耗尽了帝国的活力。 而中国这边,在被逼到绝境后反而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苏联的撤离和封锁激发了这个民族 “争一口气” 的决心,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硬是搞出了 “两弹一星” 和核潜艇,把国家安全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 1979 年做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改革开放,它没有把自己困在意识形态的壁垒里,而是主动拥抱世界彻底释放了经济潜力,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强国之路。 当这两个昔日盟友反目成仇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看得很清楚,和苏联强硬的控制手段不同,美国更擅长运用 “引力” 法则,用 “马歇尔计划” 的真金白银团结西欧,用利益共享在中东构建联盟。 当中苏关系彻底破裂时,美国立刻意识到这是瓦解东方阵营的好机会,为了在阿富汗问题上共同遏制苏联,华盛顿主动向北京伸出橄榄枝。 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为中国带来了急需的技术和资本,更在战略上对苏联形成了东西夹击的态势,彻底改变了冷战的局势,与其说是美国击败了苏联,不如说它成功地把中国这个关键的 “砝码” 拉到了自己这边。 现在再回头看 1991 年那个终结的时刻,戈尔巴乔夫叹息的根源或许不是 80 年代的改革,而是 1960 年那个夏天,那个傲慢的决定早已为帝国的崩溃埋下了伏笔。 苏联的失败不是输在武器不够精良或领土不够辽阔,而是输在格局和智慧上,它只迷信控制却不懂得尊重,最终众叛亲离。
中菲南海发生摩擦,再次印证了一个道理!就是你国力再强大,军事再先进,你不
【109评论】【48点赞】
瞽言刍议
扯什么苏联?人家只是分家。原来就是16个国家,俄罗斯也没少一公里土地,没少一颗原子弹。
用户14xxx26 回复 08-16 12:02
苏联是一超级大国,分裂就是分裂,乱喷
用户15xxx29
美国现在正在重蹈当年苏联的路,只有中国有当年三国鼎立的经验,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