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新间——阿塞拜疆人回应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关于对其国家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威

天天纪闻 2025-08-16 10:18:13

重大新间——阿塞拜疆人回应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关于对其国家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威胁。   最近一段时间,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因为一系列事件变得格外紧张,尤其是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个别议员的言论,更是把两国的矛盾推到了风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要从今年6月底说起——俄罗斯执法部门在叶卡捷琳堡以调查2001年商人尤尼斯·帕沙耶夫谋杀案为由,逮捕了约50名阿塞拜疆裔公民,其中两人在行动中突发心脏病死亡。   这原本是一起跨国犯罪调查,但阿塞拜疆方面却认为俄方存在“法外处决”和“基于种族的暴力”,甚至直接启动了刑事调查。   消息传到阿塞拜疆国内,民众的情绪瞬间被点燃。阿塞拜疆国家电视台的主持人在节目中直接对着镜头质问普京:“你到底在怕什么?”   这种近乎“骑脸输出”的言论,在俄罗斯网民中引发了强烈反弹,很多人觉得这是阿塞拜疆政府授意的“准官方行为”。   更激进的是土耳其-阿塞拜疆友好基金会负责人艾格云·阿塔尔,她在社交媒体上呼吁“在俄的300万阿塞拜疆人都站出来抗议俄罗斯的沙文主义”,这种火上浇油的言论让局势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阿塞拜疆政府的反应也相当激烈。他们先是取消了俄罗斯副总理奥韦尔丘克的访阿计划,接着叫停了所有在阿塞拜疆境内举办的俄罗斯文化活动——音乐会、艺术展、电影节……全部被紧急按下了暂停键。   6月30日,阿塞拜疆执法机构更是突击检查了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巴库分社,拘留了两名记者,指控他们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情报人员。   这种“对等逮捕”的做法彻底激怒了俄罗斯,俄外交部当天就召见了阿塞拜疆驻俄大使,谴责拘留记者的行为“非法且不友好”。   就在双方外交战打得火热的时候,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尼古拉·瓦卢耶夫的一番言论,让局势变得更加剑拔弩张。   瓦卢耶夫在5月份就曾批评阿塞拜疆关闭“俄罗斯之家”的行为,并呼吁俄政府关注境内的阿塞拜疆侨民。   而到了7月,他在社交媒体上暗示俄罗斯可能对阿塞拜疆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以回应阿方的“不友好行为”。虽然这番言论没有被官方正式确认,但在阿塞拜疆民间引发了轩然大波。   阿塞拜疆民众的反俄情绪彻底爆发了。巴库街头出现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人们举着标语牌,喊着“俄罗斯滚出去”的口号,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措施反击俄罗斯的威胁。   一些激进的民间组织甚至号召对在阿塞拜疆的俄罗斯企业进行抵制,不少俄罗斯品牌的商店被泼油漆、贴标语,生意一落千丈。   阿塞拜疆政府则采取了更系统的反制措施。   他们先是召回了驻俄大使,接着宣布关闭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在阿塞拜疆的分支机构,并以“机构未注册法人实体”为由,关闭了位于巴库的俄罗斯信息文化中心(俄罗斯之家)。   更让俄罗斯头疼的是,阿塞拜疆开始加强与西方的合作。   7月10日至11日,阿塞拜疆副外长亚尔钦·拉菲耶夫率团出席在罗马举行的乌克兰重建会议,重申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价值超过42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并支持乌克兰的排雷行动。   这种公开站队的做法,被俄罗斯视为“背叛”。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让俄罗斯感到压力山大。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7月1日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通电话时,明确支持阿方在叶卡捷琳堡事件中的立场,并感谢阿塞拜疆对乌克兰的支持。   土耳其作为阿塞拜疆的“同族兄弟”,更是在外交场合多次为阿塞拜疆发声,土方官员公开指责俄罗斯的行为是“对地区稳定的破坏”。   就连伊朗也罕见地站在了阿塞拜疆一边,虽然两国在纳卡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伊朗显然不希望看到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面对阿塞拜疆的强硬反击,俄罗斯的态度显得有些骑虎难下。   一方面,俄方坚称叶卡捷琳堡的执法行动是“合法且必要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针对俄记者的拘留措施“绝对不符合普遍接受的规则和规范”,希望双方通过直接沟通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俄罗斯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俄罗斯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正在被削弱,而阿塞拜疆正借着这股东风,试图摆脱俄罗斯的“阴影”。   这场外交危机的背后,其实是两国对地区主导权的争夺。俄罗斯一直把高加索地区视为自己的“后院”,希望阿塞拜疆能像白俄罗斯那样,成为“依赖莫斯科、政治忠诚”的合作伙伴。   但阿塞拜疆显然不这么想,他们希望建立平等的国家关系,不仅与俄罗斯,也包括土耳其、美国等其他国家。这种战略目标的分歧,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被无限放大。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