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美国承认对AI芯片安装后门,黄仁勋脸打肿了!
美国为了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黄仁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发表了长文解释英伟达没有安装后门。
结果呢,刚说完就被打脸,而且还是被美国媒体打脸。
路透社援引内部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政府机构秘密地在高性能芯片货物中安放定位追踪装置,以防止其被非法走私至中国。
而且知情者明确爆料,时间就在2024年,型号是搭载英伟达芯片的戴尔服务器。
突如其来的报道,直接把黄仁勋的脸打肿了,再怎么解释也百口莫辩。
美国利用各种手段监控其他国家,早就是传统手艺了。
从冷战时期的监听项目,到如今的数字时代,美国情报机构一直以“国家安全”为名,实施全球性监视。
哪怕是欧洲盟友也不放过,更别提针对中国了。
2021年,丹麦媒体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丹麦国防情报局,监听了欧洲政要(包括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通信长达10年;
2023年,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数字服务法》合规报告显示,谷歌、Meta等美国科技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用户数据,仍有37%需接受美国政府的"例行审查"。
至于要求芯片企业留后门,更是顺理成章的事。
更离谱的是,美国执法部门会要求企业配合安装跟踪器和后门,如果不安装,美国政府也可以绕开企业偷偷安装。
为了让这一切显得更“合法”,有美国议员还提出了将AI芯片后门合法化的法案。
比如,2023-2024年间,一些共和党议员推动的《AI安全法案》草案中,就包含了要求在出口AI芯片中嵌入“可控机制”的条款,声称这是为了防止技术扩散到“敌对国家”。
如果这些法案通过,将进一步制度化美国的监控行为。
给芯片安装后门,听起来技术含量很高端,却非常得令人不耻。
简单来说,通过软硬件的共同修改,在芯片中植入追踪或远程控制功能。
往小了说,它可以实时追踪芯片的使用位置、知道它被哪个国家、哪家公司、甚至哪个数据中心在使用;
往大了说,它可以窃取存储在上面的机密数据,甚至远程篡改计算过程,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泄露。
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
这玩意堪称是现代信息社会的超级大脑,广泛用于国防安全、超级计算、安全通信、电力金融领域。
一旦被后门入侵,后果不堪设想。
从经济损失到国家安全威胁,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024年全球范围内的 Windows 蓝屏事件,黎巴嫩BB机爆炸事故,这种无不说明美国产品不再安全,更是一颗随时会引爆的定时炸弹。
当年,苹果手机也是把胸口拍得啪啪响,向全世界宣讲,苹果手机绝对不干这样肮脏的事,强调其端到端加密和隐私保护。
结果斯诺登曝光后,美国政府还有苹果手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
更关键的是,美国是有专门的法案,来要求美国企业配合他们进行监视的。
比如,《外国情报监视法》(FISA)及其修正案,以及《云法案》(CLOUD Act),赋予政府权力强制科技公司提供数据访问。
2023年,《人民日报》就详细报道过这些法案,单单2021年,美国一年时间里就依靠这个法案对23万个外国实体进行监视。
其中许多针对的是中国科技公司,比如华为和中兴。
以至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曾经举着华为手机,激动地说:有了华为手机,美国再也不能监控我了。
在目前地缘政治形势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中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围堵的政策。
西方国家输往中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芯片等,普遍不再安全。
这些产品可能内置后门、追踪软件,或通过固件更新注入恶意代码。
同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对美国芯片的幻想该放弃了,全力支持国产芯片才是长远王道。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供应链生态,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技术自主,避免被“卡脖子”。
毕竟,真正的中国芯,不仅要能计算,更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