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顶礼膜拜郭士强教练,不得不佩服郭士强的选人眼光。12人的篮球名单,7名优

芸霄记史 2025-08-18 13:14:52

[月亮]顶礼膜拜郭士强教练,不得不佩服郭士强的选人眼光。12人的篮球名单,7名优秀球员不能参加,谁当教练都会头疼,但郭志强教练不一样,它具有鹰一般的眼睛,独特的选人视角,硬是把这届平民球队带到了亚洲杯决赛,上一次亚洲杯我们进入四强还是10年之前,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喷子喷郭士强,王俊杰连CBA都没打过直接入选国家队,试问哪个教练有此魄力,为郭士强教练点赞!   亚洲杯开打前,中国男篮连续折损七名核心,阵容空了一半,而且缺的都是经验丰富的主力,这让球队整体实力直线下降。   战术体系需要推翻重建,人员的磨合也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外界几乎一致认为,这支队伍很难在比赛中走远。   郭士强面临的情况,是在人才池极度有限的前提下完成补强。很多人猜测他会把目光锁定在CBA的熟面孔上,但他选择了更跳脱的路线,把球员考察范围放得更广。   王俊杰的入选,看似是一种大胆尝试,其实是在特殊时期,基于战术位置和功能匹配做出的务实决定。   名单敲定只是第一步,更难的是让这群没有大牌、彼此不熟的球员形成一个整体。郭士强放下了复杂体系,改用执行起来更快的打法,把防守、拼抢和团队协作作为核心要求。   每个球员都被定义了清晰的角色,王俊杰这样的新人不会被压上超出能力的任务,而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一小块拼图。   当赛事开始,外界低估的这支队伍打得出乎所有人意料。虽然进攻不够流畅,但他们的防守和团队意识让对手吃了不少苦。   一步步,他们闯进了四强,这是中国男篮相隔十年才再次取得的成绩。赛前的质疑声,也被现实结果所替代。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这次“非常时期”的用人,其实是对中国篮球人才选拔模式的一次冲击。长期以来,国家队球员的来源几乎完全集中在CBA中的少数强队,而像王俊杰这样还没打过顶级联赛的球员,很少被考虑。   这次经历证明,如果评判标准更开放,可能会找到一些原本被忽视的力量。未来,是否该建立一个更立体的人才观察体系,不再只盯着联赛成绩和名气,而是针对战术需要选人,值得深思。   在我看来,王俊杰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它说明无论联赛背景如何,一个球员是否适合进入国家队,还要看他是否契合当下战术的需求。这次郭士强的选择,既是胆识,也是一次突破固有思路的尝试。   如果只有顶级联赛的常规途径,国家队的选择面会越来越窄。中国篮球在未来如果想走得更远,应该打破固有的选拔圈子,建立更广的考察和培养网络,让更多有潜质的球员被发现并成长,这会比盯着几个明星球员要更有长期价值。  

0 阅读:148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5

用户10xxx45

2
2025-08-18 13:48

这次亚锦赛,基本是第二阵容。周琦,杨汉森,张凡博,崔永熙,王哲林,赵继伟,张振林等都没能参加。就是这些年轻的球员,在郭士强指导的带领下,一直打进决赛,决赛的最后一秒,虽然绝杀没有成功,但他证明了10年来,中国篮球的希望。等到主力阵容都回来了,就会上更大的一个台阶。郭世强指导,有责任,有担当。男篮终于选对了教练。为我们的篮球加油!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