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广东梅县老家。当时,改革开

含芙看历史 2025-08-18 15:10:02

1980年5月,83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广东梅县老家。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整个国家都充满了干劲。

叶剑英元帅是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在关键时刻曾挽救过党和革命,可谓是“定海神针”般的人物。他此次回乡,当地干部群众心情十分激动,都想着要用最高规格来接待这位家乡的骄傲。然而,叶帅人还没到广州,就先定下了规矩:不搞迎来送往,不准铺张浪费,吃饭只要家常便饭三菜一汤,绝对不许送礼。这让原本准备大干一场的接待人员,虽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敬佩。

叶帅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祭拜父母。当他来到母亲吴氏的墓前时,看到的是一座孤零零且破败不堪的土坟,坟头杂草丛生。陪同的村干部见状,便小心翼翼地提议:“首长,我们马上安排人,用最好的石料给您重修一下,保证修得体面、气派!”。

但叶剑英元帅听完,沉默片刻后,摆了摆手,平静而坚决地说:“就保持这样就好,不要修了。入土为安嘛,何必在这些事情上花钱?再说,周围老百姓很多人家的坟不也都是这样吗?不能因为我是叶剑英,我的母亲就要特殊。”

叶帅的“不特殊”,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早在1948年,他作为北平市市长,接管大量国民党留下的物资时,军管会的部长问他要点什么,他严肃地说:“我是市长,领导接管物资,怎么能自己给自己分呢?我不能搞特殊!”

他还对身边工作人员和子女定下了“五不许”:不许谈发财、不许姻娅同事、不许有士大夫气、不许鲜衣美食、不许空谈主义。他希望长女叶楚梅能努力成为一个“人民所需要的人”,像一颗小螺丝钉一样,踏踏实实为人民做事。

叶帅一生,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上从不含糊。长征路上,他识破张国焘的阴谋,及时将密电送到毛主席手中,挽救了红军;1976年,他又挺身而出,与其他同志一起,果断粉碎“四人帮”,挽救了国家。毛主席评价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确实十分精准。

叶帅深知,真正的丰碑,不是用石头砌成的,而是矗立在人民心中的。他晚年写的《攻关》一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含芙看历史

含芙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