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修墙防俄罗斯?立陶宛突然开始在自己和俄罗斯的边境上大兴土木,不是搞房地产,而是修起了军事防线——反坦克障碍、壕沟、雷区,样样俱全,这个只有280万人口的波罗的海小国,为啥突然这么紧张? 俄乌战争初期,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表现强硬,不仅中断了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的物资运输,还声称"不排除占领加里宁格勒",如今随着俄乌局势可能走向停火,立陶宛开始紧张并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有军事专家说,这些障碍物其实挡不住现代化军队,更多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心理安慰",就像有人在家门口装了个防盗门,虽然防不住专业小偷,但至少能睡个安稳觉。 立陶宛的防线规划很有特点:他们重点防守65公里宽的苏瓦乌基走廊,因为这是连接俄罗斯本土和加里宁格勒的关键通道,同时雷区部署刻意避开了湿地,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实现防守目的,不过整个防线的建设成本预计会很高。 但明眼人都知道,真打起来,这些工事最多能拖延几天时间,立陶宛军方自己也承认,等北约援军赶到至少要7天,所以这防线主要是个"拖延战术",给援军争取时间。 立陶宛这么紧张不是没原因的,这个国家在二战时曾被苏联吞并,直到1990年才独立,老一辈人还记得当年的"一夜亡国",所以对俄罗斯一直心存警惕。 不过也有人泼冷水,俄罗斯军事专家就说,现代战争早就不靠挖战壕了,重型炸弹分分钟就能把防线炸平,立陶宛外长的回应挺有意思:"我们既要铁蒺藜,也要高科技,"意思是传统防御和现代监控都得要。 立陶宛修防线这事,看着是军事动作,其实是政治表演,就像班里的小个子同学,明知打不过大块头,也要摆出架势告诉老师:"你看,我在认真自卫了," 这种"安全作秀"一箭三雕:既让国内老百姓觉得"政府把安全当回事",又向北约递投名状说"看我守得多卖力,你们得罩着我",同时警告俄罗斯"别来惹我"。 但说实话,在现代战争中,这些工事能起多大作用真不好说,立陶宛真正的安全保障,还是得靠北约的集体防御条约,就像买保险一样,防线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证明"我值得被保护"。 最讽刺的是,立陶宛越是在边境修工事,越说明他们心里没底,这种又怕又硬撑的样子,倒是很真实地反映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处境——既想站队表忠心,又怕成为出头鸟,说到底,国际政治还是实力说话,小国的安全焦虑,从来都不是几道防线就能解决的。
拒绝历史重演!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外交部长西比加表示,如果要求乌克兰以领土让
【164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