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座这样的大桥,美国需要花费300年,而中国则至少需要3000年!”在美国

小胖胖说科技 2025-08-18 21:22:15

“建造一座这样的大桥,美国需要花费300年,而中国则至少需要3000年!”在美国专家听闻中国要在峡谷里建桥时,他们就说出了这样狂妄的话语,然而三年过去,中国真的建出了这座桥,此时的美国专家,却又立刻转变了说法。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桥“炼”成记)

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从古代精巧的木桥、石桥、索桥,到现代技术精进的钢桥、混凝土桥、斜拉桥,中国人民凭借智慧和勇气,不断创造世界瞩目的工程奇迹。

伴随成就而来的并非全是赞誉,也常夹杂部分西方媒体和专家的无理质疑与诋毁,对中国桥梁的质量、技术和创新提出不实指责。

位于中国云贵高原,横跨云南宣威与贵州水城交界的北盘江大桥,是云贵高速的关键节点。

这座宏伟的钢桁架梁斜拉桥,全长1341.4米,主跨720米。

其桥面至谷底垂直高度达565.4米,无可争议地摘得“世界最高桥梁”桂冠,是中国基建实力的象征。

但北盘江大桥的诞生充满挑战。

它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谷深,地质复杂,气候多变,常年多雾多雨,施工条件艰苦,风险极高。

项目评估阶段,曾有美国专家嘲讽:“这桥美国人建需300年,中国人建得3000年。”

这种偏见言论引发争议,甚至有人无端揣测中国抄袭设计。

面对质疑和恶劣环境,中国工程师展现了非凡智慧与创新。

他们迎难而上,突破性应用了全球首创的钢桁梁顶推技术。

自主研发制造了当时世界最大吨位的钢锚梁整体吊装装置。

攻克了超高索塔混凝土泵送难题,设计了世界最高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泵送系统。

这些关键技术突破为大桥建设奠定了基础。

建设者们更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他们克服复杂地质、高空风险、恶劣气候等不利因素,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2012年12月27日,大桥正式开工。

近四年时间里,数千建设者付出巨大努力甚至牺牲,终于在2016年9月10日成功合龙,创造了世界桥梁史上的崭新奇迹。

北盘江大桥的成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基建实力,也为中国赢得国际工程市场的广泛认可。

北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设飞跃发展的缩影。

过去几十年,中国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跨越,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据中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通车公路桥梁超100万座。

其中主跨超1000米特大桥30座,占全球60%。

主跨超500米大桥超200座,占全球50%。

主跨超200米大桥超3000座,占全球40%。

规模与数量绝对领先。

相比之下,曾经的桥梁强国美国近年则相对保守滞后。

中美差异主要体现在。

规模数量, 美国全国桥梁总数约60万座(据FHWA数据),但主跨超1000米大桥仅1座(韦拉扎诺海峡大桥),主跨超500米大桥仅8座左右。

技术创新,中国能建造各种复杂类型桥梁(如港珠澳跨海大桥、高铁专用桥等),技术全面前沿。

美国在新桥建设上较保守,较少涉及复杂高效结构体系创新。

维护更新,中国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桥梁维护升级。

美国则面临严峻老化问题,据ASCE报告,美超46万座桥梁老化,其中超4.2万座(9.1%)存在“结构缺陷”,维护投入滞后。

面对中国桥梁的瞩目成就,部分西方媒体却未能客观公正。

他们罔顾事实,将北盘江大桥渲染为“最危险桥梁”,散布“随时坍塌”、“只有勇者敢过”等不实言论,甚至编造使用劣质建材、工人受剥削等谣言。

偏见还体现在选择性报道上。

他们忽略中国桥梁技术优势和成就,热衷聚焦挑战或问题。

如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部分媒体避谈技术突破,只片面强调投资和延期,甚至歪曲事实,捏造“抄袭设计”或“服务军事”等无根据说法。

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已取得世界领先成就,北盘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奇迹凝聚着中国工程师的智慧、汗水与勇气。

遗憾的是,部分西方媒体仍被偏见蒙蔽,持续进行无端质疑和诋毁。

希望这些媒体能摒弃偏见,客观看待中国桥梁发展,汲取有益经验,共同促进世界桥梁工程技术的进步。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小胖胖说科技

小胖胖说科技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