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在苏联失去领导地位,首先源于多党制合法化,并由此导致了大规模的“退党潮”。

卖蠢 2025-08-18 22:35:58

苏共在苏联失去领导地位,首先源于多党制合法化,并由此导致了大规模的“退党潮”。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在库尔斯克省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当矿工,经历了革命和内战考验。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在卫国战争中担任政委,推动部队政治工作。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他逐步掌权,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推动去斯大林化,释放大批劳改营人员。领导期间,他调整农业政策,开垦处女地,但也导致部分土地荒废。1964年被中央委员会免职,1971年去世。他的政策变动为后来改革埋下种子,但也暴露了决策随意性。 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1906年出生在乌克兰工人家庭,1923年加入共青团,1935年毕业于技术学校,从事工业管理。卫国战争中担任政委,参与战役组织。战后主管地方重建,1964年接替赫鲁晓夫,成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执政18年,苏联经济稳步增长,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改善。但后期领导层保守,脱离群众,特权阶层滋长。他于1982年去世,他的时代虽有成就,却为危机积累隐患。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31年出生在北高加索农民家庭,13岁起在农庄劳动,1948年获劳动勋章。1950年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55年毕业后从事党务。1970年任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第一书记,1985年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推动公开性和经济重建。1990年任苏联总统,但改革导致政党分化。1991年辞职后创办基金会,参与国际活动,2022年去世。他的上台标志着苏联转向,但也加速了解体。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1931年出生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农村,1949年入乌拉尔理工学院学土木工程,早年从事建筑。1976年任州委第一书记,1985年调莫斯科任市委第一书记,1987年因批评改革被免职。1989年当选人民代表,1990年任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1991年当选总统,推动独立。1999年辞职,2007年去世。他从党内反对派转为关键推手,加速苏共衰落。 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权力划分和民主扩展,这直接开启了多党制大门。会议后,非正式组织激增,到年底超过3万个,它们公开鼓吹反苏观点,成立反对党和工会。这次会议重组苏共机构,取消多个部门,政治局会议稀少,国家分权机制启动,苏共控制力削弱。民间势力在街头集会,要求司法独立和多党参与,苏联政治生态开始剧变。 1989年第一届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叶利钦等反对派当选代表,会上争斗激烈,通过电视直播传遍全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萨哈罗夫和叶利钦推动宪法第六条修订议程。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叶利钦发言要求过渡到多党制,戈尔巴乔夫迎合,同意取消宪法中苏共领导地位规定。这步棋让苏共从核心转为普通政党,其他组织获得平等地位。 1990年3月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改,删除苏共先锋表述,将第六条改为允许多党参与管理,还设立总统职位,选举戈尔巴乔夫。这摧毁了苏共73年执政法理基础。修改后,非正式组织合法化,苏共成员开始大量退出。1990年中期,党员在支部递交退党申请,人数从1900万降到1500万,许多人转向新兴团体。 1990年7月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叶利钦宣布退党,进一步刺激退出潮,到1991年初流失超400万。多党制合法化直接导致退党潮,因为失去宪法保护,苏共吸引力下降,党员选择其他路径。叶利钦在俄罗斯联邦推动非党化,禁止政党在机关活动,加剧苏共分裂。 1991年8月19日事件中,高层试图控制局势,但失败,叶利钦下令中止苏共活动。共和国相继独立,12月叶利钦签署协议成立独联体,戈尔巴乔夫辞职,苏联解体。叶利钦任俄罗斯总统至1999年,期间处理议会危机和车臣问题。戈尔巴乔夫辞职后分析改革,1996年参选总统失败,后批评俄罗斯政策。苏共1991年后禁止活动,1993年部分重组。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卖蠢

卖蠢

卖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