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喝醉酒捞月亮:船头伸手捞水中月,扑通掉进江里,渔夫救起还喊“我的月亮” 诗

王朝密码 2025-08-21 10:39:43

李白喝醉酒捞月亮:船头伸手捞水中月,扑通掉进江里,渔夫救起还喊 “我的月亮” 诗仙的浪漫,总在醉后的癫狂里闪光。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被 “赐金放还” 后浪迹江湖,在秋浦江边与友人豪饮。酒至酣处,见江面上月影晃动,竟踩着船舷伸手去捞,“扑通” 一声掉进江里。渔夫赶来相救时,他还在水里乱抓,嘴里喊着 “别跑,我的月亮”,这场 “醉捞明月” 的闹剧,成了唐诗里最奇幻的传说。 这场让月亮背锅的醉酒事故,藏着李白刻进骨子里的狂放。当时他刚从长安官场失意,胸中块垒唯有酒能浇解。秋浦江的夜晚,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粼,李白提着酒壶站在船头,望着水中月影大喊:“月亮也爱喝酒,快到我壶里来!” 友人劝他 “小心落水”,他却笑说:“我是谪仙人,怕什么水?” 几杯酒下肚,李白越发兴奋。他觉得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更可爱,竟脱掉靴子,一只脚踩在船边,伸手去够月影。“抓到了!” 他大喊一声,身体却失去平衡,带着酒壶一头扎进江里。江面瞬间溅起水花,岸边的友人吓得魂飞魄散,慌忙呼救。 附近打渔的老渔夫听到喊声,划船赶来。此时李白正在水里扑腾,嘴里还嘟囔着 “月亮跑了…… 再给我倒酒”。老渔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醉醺醺的李白拖上船。他浑身湿透,头发贴在脸上,怀里还紧紧抱着那个空酒壶,见了友人第一句话竟是:“我的月亮呢?被水偷走了?” 友人又气又笑,帮他拧干衣服:“那是影子,捞不上来的!” 李白却瞪大眼睛:“胡说!我明明抓到了,冰凉凉的,还会跑!” 老渔夫在一旁搭话:“先生怕是喝多了,这秋浦江的月亮啊,每年都有人想捞,可谁也没捞着。” 李白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又哈哈大笑:“捞不着才好,留着给后人看!” 这事很快传遍秋浦县,百姓编了顺口溜:“李太白,喝醉酒,船头捞月掉水里,渔夫救起还不休,嘴里喊着月溜走。” 有好事者画了幅《醉仙捞月图》,画中李白探身捞月,船身倾斜,江水翻涌,把那股痴狂劲儿画得活灵活现。 其实李白醉酒闹笑话早有前科。在长安时,他喝醉了让高力士脱靴,还把杨贵妃比作 “赵飞燕”;在洛阳酒馆,他喝醉了抢胡姬的琵琶,弹得不成曲调却自夸 “胜过李龟年”。可这次捞月落水,却让他的浪漫形象更添传奇色彩。 醒来后,李白不仅不尴尬,反而挥笔写下《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诗里虽没提捞月的事,却透着酒后的疏狂。友人问他 “还敢不敢捞月亮”,他仰头大笑:“明日还来!不捞月亮,就捞这满江秋色!” 当地百姓被他的痴狂打动,在他落水的地方建了座 “捉月亭”。每逢月夜,总有文人墨客来此饮酒赋诗,模仿李白的样子 “捞月”,却再没人真的掉下去。有老渔夫说:“李太白是仙人,掉水里没事,咱们凡人可学不来。” 这场 “捞月闹剧” 成了唐诗里的经典意象。后世诗人提起李白,总少不了 “醉捞明月” 的典故。杜甫写诗怀念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苏轼则感叹:“李白当年醉乘月,曾留佳话说千秋。” 这落水的狼狈,反而成了诗仙最动人的标签。 史学家评价:“李白的醉态,是对世俗束缚的反抗;他的捞月,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在那个压抑的时代,他用醉酒的癫狂,活出了最本真的自我。掉进江里的那一刻,他或许不是真的要捞月亮,而是想抓住心中那片不受拘束的自由。 如今再看秋浦江的明月,仿佛还能看到那个醉酒的诗仙。他掉进江里的水花,溅起了千年的诗意;他没捞到的月亮,却永远挂在了唐诗的天空。这或许就是李白的魔力 —— 哪怕是荒唐的闹剧,经他演绎,也成了浪漫的传奇。 #李白 #唐诗传奇 #历史趣闻 #文人风骨

0 阅读:0
王朝密码

王朝密码

破解帝国兴衰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