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双面间谍“骷髅”企图刺杀朱老总,当他马上就要得手的时候,却有一人悄悄

断代史鉴 2025-08-22 01:37:47

1937年,双面间谍“骷髅”企图刺杀朱老总,当他马上就要得手的时候,却有一人悄悄从他身后抬起了枪口。 1937年8月,全国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可谁能想到,国民党军统那边,戴笠还在背地里搞小动作——他要派人刺杀朱德总司令! 负责干这脏活的,代号叫“骷髅”,这名儿听着就渗人,这人也确实不是好东西,表面上是军统的人,暗地里早跟日本人勾搭上了,典型的双面间谍。 戴笠这算盘打得精啊:要是“骷髅”真把朱老总杀了,就把锅甩给日本人,说都是日本特务干的;要是没成,就把“骷髅”灭口,反正不能查到自己头上。 而且这计划,据说也合了蒋介石的心思,毕竟他一直没断过对中共首脑的坏念头。 刺杀地点选在陕西芝川镇,朱老总要带八路军北上抗日,必经这儿的黄河渡口,“骷髅”提前就埋伏好了,在镇口找了个两层楼高的茶楼,挑了个靠窗的座位。 他天天揣着枪,假装喝茶,眼睛却死死盯着镇口,就等朱老总出现。 不光他一个,镇上还藏着不少军统特务,有的蹲在路边抽烟,有的假装买东西,其实都在盯着动静,就等“骷髅”动手,他们再跟着补刀。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算到中共在军统内部早有眼线,这事儿一露苗头,情报就赶紧传到了八路军这边。 负责保卫朱老总安全的,正是杨奇清。 说起杨奇清,这人可不一般,来自湖南平江的他,走过长征,之前在红军里就管保卫,后来当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锄奸部部长,办过不少棘手的案子,后人都叫他“一代神探”。 杨奇清接到情报,知道硬来不行,要是在芝川镇直接跟军统特务对上,不光容易伤着老百姓,还可能让戴笠抓着由头,说共产党破坏合作,到时候影响抗日大局就糟了。 他先带着一小队八路军,大张旗鼓地到芝川镇“打前站”,跟镇上的乡绅、老百姓打招呼,说“朱老总很快就到,咱们先把迎接的事儿准备好”。 茶楼里的“骷髅”和藏在暗处的特务都看在眼里,更笃定朱老总会从芝川镇过。 可实际上,杨奇清早悄悄安排人,把朱德老总还有其他八路军首长,送上了一艘大渡船,从黄河绕路往侯马镇去了。 等“骷髅”还在茶楼里望眼欲穿的时候,朱老总早安全渡过黄河了。 锄奸队员早就盯着“骷髅”的行踪了,看他在茶楼里等了半天没动静,在他还没发觉不对劲的时候,就已经被锄奸队员们给生擒了。 其他藏在镇上的军统特务,听说“骷髅”被抓了,吓得赶紧溜了,生怕自己也被逮住。 抓到“骷髅”后,这家伙没扛住,把戴笠让他刺杀朱老总的事儿全招了。 锄奸部的人写了份布告,想贴出去,让老百姓都知道“骷髅”的罪行,也震慑下那些藏在暗处的汉奸特务。 布告里写着:“……骷髅实系日本和国民党双料特务,执行罪恶计划谋害我总部首长,破坏抗日,实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伸正义,平民愤……” 杨奇清看了这布告,皱了皱眉,他拿起笔,把“和国民党双料”那六个字划掉,添上了“汉奸”俩字,然后让锄奸队员重新抄一遍贴出去。 旁边的人有点纳闷,杨奇清解释说:“现在咱们跟国民党合作抗日,要是写‘国民党特务’,老百姓看了还以为咱们俩党又要闹矛盾,这不就中了戴笠的圈套? ‘骷髅’最根本的错,是帮日本人做事,叫他‘汉奸’,既没冤枉他,还能让大家都明白,咱们现在的敌人是日本人,得团结起来对付他们。” 后来刘伯承师长看到改后的布告,当场就夸:“改得好!这才是顾全大局!” 其实这“骷髅”案,只是杨奇清办过的案子里的一件,他这辈子,净跟特务、汉奸打交道,不管多复杂的案子,到他手里都能理清楚。 就说1942年左权县那起投毒案吧,当时日军刚扫荡完,根据地粮食本来就紧张,结果有天炊事员高二根,被民兵副队长莫三航举报,说他在给战士们做的饭里下毒。 那会儿大家都恨特务恨得牙痒痒,莫三航还“找”到了证据,从高二根的米缸里搜出了毒药,高二根百口莫辩,老百姓也都骂他是汉奸,死刑申请都往上报了。 杨奇清正好在左权县检查工作,看到案卷觉得不对劲:莫三航跟高二根平时没啥过节,怎么突然就“揭发”他了? 而且莫三航说自己是“碰巧”发现毒药的,这也太巧了。 他没急着下结论,而是去村里调查,最后查出,莫三航才是真正的日伪特务,他想把高二根除掉,然后把自己的人安插进炊事班,好趁机给战士们下毒。 杨奇清不光救了高二根的命,还把莫三航这个内鬼揪了出来,避免了更大的祸事。 有人说杨奇清是“神探”,可他这“神探”,不是光会破案那么简单,他不管办什么事,都能想到大局。 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只会耍威风的人,他们能在危难的时候站出来,能用脑子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难题,更能把自己的本事,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 这种又有勇、又有谋,还顾大局的人,才配得上“传奇”这两个字。

0 阅读:21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