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前线局势目前艰难,但预计不久的将来一

天天纪闻 2025-08-22 15:18:34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前线局势目前艰难,但预计不久的将来一切将趋于稳定。   这一判断的核心依据是,他认为俄军在四年内无法完全占领顿巴斯地区,且很快将被赶出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总体而言俄罗斯正走向“失败”,因此乌克兰不会考虑作出任何领土让步。   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俄乌冲突的焦点仍集中在顿巴斯地区。根据多方战报,俄军在2025年夏季攻势中持续推进,尤其在顿涅茨克西部的红军城(乌称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取得突破。   俄军不仅对红军城形成半包围态势,还在恰索夫亚尔等关键节点完成控制,试图从顿涅茨克岭居高临下威胁乌军在乌东的堡垒城市群。例如,俄军在红军城方向的推进速度一度达到单日15公里,控制区域超过150平方公里,这对乌军的后勤补给线构成直接威胁。   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关于“俄军四年内无法占领顿巴斯”的判断,与前线的实际战况存在明显差异。军事分析人士指出,俄军通过消耗战术逐步压缩乌军防线,其推进虽非闪电战式的突破,但凭借兵力和装备优势,正在稳步改变战场格局。   在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方向,俄军同样保持着攻势。苏梅州作为俄乌边境的重要区域,自2025年以来多次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俄军在库尔斯克州方向的行动,使得苏梅州的乌军面临压力,双方在边境地带的拉锯战持续不断。   哈尔科夫州的库皮扬斯克等地,俄军与乌军的交火烈度近期显著上升,俄军已占据该城北郊的部分定居点。尽管乌军在局部地区实施了反击,但整体上仍处于防御态势。   泽连斯基提到的“俄军很快将被赶出苏梅和哈尔科夫”,目前尚未在战场上得到印证,反而是俄军通过持续施压,逐步扩大了在这些区域的控制范围。   泽连斯基作出上述判断的背后,既有对乌克兰军事能力的评估,也有对国际支持的期待。从军事层面看,乌克兰近年来在无人机、远程打击武器等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例如“火烈鸟”远程导弹的试射成功,以及与美欧合作推进的无人机生产计划,这些技术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俄军的传统优势。   此外,乌军通过国际援助获得的“爱国者”防空系统等装备,也提升了对俄军空袭的防御能力。然而,与俄军相比,乌军在兵力规模、重装备数量以及持续作战能力上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顿巴斯的消耗战中,乌军的人员和装备损耗较大,部分防线出现兵力枯竭的迹象。   国际支持是泽连斯基判断局势的另一重要依据。2025年以来,北约国家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加大了对乌军事援助的力度。例如,北欧三国(丹麦、挪威、瑞典)联合提供5亿美元用于采购美制武器,荷兰、德国等国也承诺协助乌克兰增强防空能力。   此外,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时期推动的安全保障框架,试图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集体防御条款,这被泽连斯基视为“历史性决定”。然而,国际支持的实际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制约:一方面,美国国内对援乌资金的分歧日益加剧,部分议员质疑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欧洲国家在对俄制裁与能源安全之间的平衡,也影响了援助的持续性和力度。   泽连斯基强调“俄罗斯正走向失败”,这一表述更多是基于政治层面的战略叙事。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尽管其在战场上遭遇一定挫折,但通过整合资源、调整战术,仍保持着战略主动权。   例如,俄军在顿巴斯方向的推进,不仅巩固了既有控制区,还试图通过切断乌军补给线来瓦解其防御体系。此外,俄罗斯通过能源出口多元化、国内军工产能提升等措施,逐步缓解了西方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泽连斯基坚持“不考虑任何让步”的立场,既是对国内民众的一种政治承诺,也是向国际社会传递抵抗到底的决心。他多次强调,乌克兰宪法不允许放弃领土,任何涉及领土变更的谈判必须由乌俄领导人在三方会谈中直接讨论。   这种立场与欧盟的支持形成呼应,例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乌克兰应自行决定其领土问题,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尊重其主权。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随着俄军在战场上的推进,乌克兰的谈判筹码可能逐渐减少,而国际社会对冲突长期化的耐心也在消磨。   值得注意的是,泽连斯基的表态与当前国际外交动态密切相关。2025年8月,美俄领导人在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试图推动俄乌和谈取得突破。尽管会晤未达成停火协议,但双方同意继续推进战俘交换等人道主义措施,并探讨建立安全保障机制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在会晤前后频繁与欧洲领导人协调立场,强调乌克兰在谈判中的核心地位。然而,俄罗斯对三方会谈的态度相对冷淡,其更倾向于通过双边谈判解决问题,这使得乌克兰的外交空间受到挤压。   从长期来看,俄乌冲突的走向取决于多重变量。军事上,乌军能否在关键节点组织有效防御,国际援助能否及时填补装备和人员缺口,将直接影响战场态势。  

0 阅读:0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