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经常去爬秦岭,他说遇到过一座尼姑庵,里面的尼姑都很瘦,因为没钱,每天只

钟旭尧阿 2025-08-22 16:13:10
我有个朋友经常去爬秦岭,他说遇到过一座尼姑庵,里面的尼姑都很瘦,因为没钱,每天只能吃一顿饭。他就在一次爬山的时候,拎了两小壶油和几斤橘子送给她们,尼姑们感谢不迭。 那座庵堂藏在终南山深处,顺着石阶往上走,要绕过七道弯才能看见青瓦屋顶。朋友说,第一次撞见时,正赶上师太们在院子里晒野菜,竹匾里摊着的蒲公英和马齿苋,绿得能掐出水来。领头的慧能师太穿着打补丁的灰色僧袍,见他背着登山包,双手合十道:"施主是迷路了?"他说想讨碗水喝,师太便引他进了禅房,粗瓷碗里的茶水飘着野菊花,喝在嘴里竟有淡淡的回甘。 朋友是做茶叶生意的,心细。他发现庵堂的香炉里插着的不是檀香,而是晒干的柏树枝;窗台上摆着的供品,是几个皱巴巴的野苹果。告辞时,见一个小尼姑正用石头碾草药,手指关节磨得发红,他心里一动,下山时就拐去了镇上的供销社。 送油和橘子那天,慧能师太非要留他用斋。庵堂的斋饭简单得很:一碗玉米糊糊,一碟腌萝卜,还有蒸得发黄的野菜团子。小尼姑们吃得很慢,每口都嚼得格外仔细。朋友说,他从没见过那么香的饭,香得让人心头发酸。师太说,这些玉米是山脚下的农户送的,"今年雨水好,玉米结得实,施主尝尝",说着把自己碗里的团子分了一半给他。 后来朋友成了庵堂的常客。春天带些新茶,夏天捎几斤绿豆,秋天扛一捆柴火,冬天就背袋木炭。他从不多言,放下东西喝杯茶就走,师太们也从不推辞,只在他临走时塞些晒干的野菊、炒好的南瓜子,或是一双纳得密密的布鞋——那是小尼姑们用零碎布块拼的,针脚歪歪扭扭,却暖得能焐热山路的寒气。 有次朋友带了袋白米,慧能师太却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庵堂刚建时,有个居士送来一担米,恰逢山下闹饥荒,师太们便把米分了一半给村民。"出家人不蓄财,够用就好,"师太捻着佛珠,"施主的心意,佛祖知道;但若让米在仓里生虫,反倒是罪过。"朋友这才明白,为何每次送东西,她们总要问"山下农户今年收成如何",原来早把他的馈赠,悄悄分了些给更需要的人。 去年深秋,朋友去时正赶上师太们在种菠菜。巴掌大的菜畦在石缝里开辟出来,小尼姑们跪着刨土,指甲缝里全是泥。慧能师太说,这菠菜要留着过冬,"雪天路滑,居士们来不了,我们就靠它过冬"。朋友看着她们冻得通红的耳朵,突然想起自己仓库里堆着的过冬棉被,第二天就拉了一车上来。师太们没谢,只是在他下次来时,禅房的桌上多了个布包,里面是用野蚕丝织的帕子,"山里的蚕,吃桑叶长大的,比棉帕子软和"。 今年春天,朋友约我同去。爬到半山腰,就见两个小尼姑背着竹篓往下走,篓里装着刚采的香椿和春笋。"是给山下张大爷送的,"小尼姑红着脸说,"大爷腿不好,师太让我们采了送过去。"到了庵堂,慧能师太正在抄经,案上摆着朋友去年送的墨,旁边放着个粗瓷瓶,插着枝野桃花,开得热热闹闹。 喝茶时,我看见墙上挂着幅字,写着"心安处即道场"。师太说,这是前几年一个落魄书生写的,"他在庵堂住了半年,临走时写了这个,说在这儿喝野菜粥,比在酒楼吃山珍还踏实"。朋友悄悄告诉我,那书生后来当了县令,每年都派人送些笔墨,却从不来访,"师太说,他把日子过好,就是最好的回报"。 下山时夕阳正红,山路被染成金的。朋友说,其实他早不是在"施舍",反倒是在"求心安"。"你看她们,吃一顿饭却把菜分给别人,住破庵堂却给路人指路,穿补丁衣却为众生祈福,"他望着远处的庵堂屋顶,"比起她们,我带的那点东西,算得了什么?" 现在朋友仍常去爬山,只是不再带太多东西,有时就揣把糖果,分给路上遇到的放牛娃、采药人。他说慧能师太的话总在耳边响:"善念如种子,撒在石缝里也能发芽;但若总想着'我在行善',反倒像给种子盖了块石板。" 其实啊,这世上的善意从不需要称量。就像朋友的油和橘子,师太们的野菊和布鞋,或是石缝里的菠菜、山路上的香椿,都是把心掰开了,分一点给别人,再分一点给岁月。就像那座藏在秦岭深处的庵堂,没有香火鼎盛,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所谓修行,不是躲在山里吃斋,而是在尘世里,把别人给的暖,再传递给下一个人;把日子里的苦,酿成能回甘的茶。 下山时,我摸着口袋里小尼姑塞的南瓜子,壳上还带着手的温度。突然觉得,这山路之所以不觉得陡,是因为每一步都踩着善意的脚印——有人往上送暖,有人往下传情,山高水长,却从不会冷。
1 阅读:2863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7

用户10xxx97

115
2025-08-22 18:36

立意不错。还需进一步雕琢。如:书生 县令距今有百年,是师太亲历还是听说没说清楚,崎岖山路用车送东西。

莫莫 回复 08-23 07:15
师太脱离凡尘,心中只有书生和县令

Louis 何大光 回复 08-23 07:31
师太活了百余年的说

用户13xxx72

用户13xxx72

50
2025-08-22 22:06

你跟你朋友成精了,还是转世了,现代写到古代了。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41
2025-08-22 21:03

师太们修的是心境,送出的是善意。

老F

老F

34
2025-08-22 22:31

书生在尼姑庵住了半年?听着像三言两拍

嗡嗡嗡 回复 08-23 06:43
听着像聊斋

大飞 回复 08-23 08:05
住了半年还能下山,这是恐怖小说吧。

用户93xxx35

用户93xxx35

26
2025-08-22 18:43

大爱无疆,大善若小

用户58xxx08

用户58xxx08

22
2025-08-22 18:46

供奉的神灵为什么不给他们提供衣食?

我不是杠精

我不是杠精

20
2025-08-23 00:17

书生,县令,供销社,这踏马是一个时代的名词吗?

叫啥好呢 回复 08-23 05:10
横跨几百年

美丽夏天 回复 08-23 11:10
写晕了就来回穿越。[开怀大笑]

63风雨

63风雨

14
2025-08-22 20:40

书生气,秦岭这边有竹笋吗?。

用户10xxx12 回复 08-23 05:41
这个故事是胡编的,秦岭有竹笋却不是胡编,不然大熊猫该改食谱了。

正直的人 回复 08-23 07:10
有荆条也能编筐

心浪

心浪

9
2025-08-23 00:01

泰山都去过吧,登顶后往后山有条小路下去,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吧向东有条岔路,再下去几个弯有个很幽静的尼姑庵堂,没有门票没有商铺,院中古树下坐一会儿吧…..

归来

归来

9
2025-08-23 01:27

尼姑看见登山包,低头不语暗含笑,过了前方供销社,县令也需把公考!

用户36xxx92

用户36xxx92

5
2025-08-22 22:24

人生何处不修行!

水云妖

水云妖

5
2025-08-22 22:31

奇了怪了 ,师太们难道不归佛协名册 ?没有薪水收入 ?

fei 回复 08-23 00:16
普通人都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一家人。她们就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哭笑不得]

ZP爱笑的宝宝 回复 fei 08-23 00:55
主要是不肯自己种植

火蓝刀锋

火蓝刀锋

4
2025-08-22 22:45

纯粹扯淡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4
2025-08-23 05:29

这种风格的AI无疑

苏米 回复 08-23 09:55
[点赞]眼力不错❗重叠用词,啰嗦煽情。

阳阳AAA

阳阳AAA

4
2025-08-22 22:05

人家吃一顿是有讲究的,可不是没吃的,

往日歌谣

往日歌谣

4
2025-08-23 05:37

在哪?我也想去拜访

用户10xxx70

用户10xxx70

3
2025-08-22 23:03

穿越文章。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3
2025-08-22 20:43

和尚尼姑就不可以很富足吗?

ZP爱笑的宝宝

ZP爱笑的宝宝

3
2025-08-23 00:54

为什么她们不在庙边开辟一块地来种点菜和玉米自给自足?全部要群众资助?

海中松 回复 08-23 01:12
那么大的山,种菠菜才巴掌大的地方,是全石头的山吗?

用户10xxx99 回复 08-23 04:19
她(他)们提供精神食粮,物质食粮由众生来上贡。即便是精神食粮也得靠众生自己的想像,就如小编在小作文写的这个样。

晨风暖

晨风暖

3
2025-08-23 03:38

在哪里有这样的尼姑?我也想去看看,其实,尼姑挺好的

别忘记梦想

别忘记梦想

2
2025-08-22 21:34

你们还有县令?

用户89xxx44

用户89xxx44

2
2025-08-23 06:15

深度好文,好久没看到好文章了

用户32xxx48

用户32xxx48

2
2025-08-23 00:58

满嘴胡咧咧。如果你和你朋友以后要是遇到这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山花烂漫

山花烂漫

2
2025-08-23 00:19

一会古代一会现代,穿越了吧

用户13xxx36

用户13xxx36

2
2025-08-23 05:16

是穷吗?解释永远相信能穷吗?

一杯清茶

一杯清茶

2
2025-08-22 22:16

和尚庙你咋不去

曦阳夕雨 回复 08-22 22:41
和尚有编制,吃住不愁,看不上。[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旭慧

旭慧

2
2025-08-23 01:39

县令?敢问先生现在是白僵还是旱魃?

fei

fei

2
2025-08-23 00:15

普通人都能养活自己,还能养活一家人。为什么她们(他们)就连自己都养不活自己???

走过

走过

2
2025-08-23 04:44

你们有没有遇到和尚尼姑同庙的情况?

用户17xxx90

用户17xxx90

2
2025-08-23 05:48

有几个真尼姑?怕不是去挑起凡心,嘻嘻罢了!

唾面自干

唾面自干

2
2025-08-23 06:03

这都不拐跑几个小师太,人渣[得瑟]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2
2025-08-23 00:23

你的朋友是和尚吧

大欢乐马

大欢乐马

1
2025-08-22 22:25

AI文

可乐

可乐

1
2025-08-23 03:43

和尚,算了不说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9400311

9400311

1
2025-08-23 00:26

编的咩东东?

用户13xxx36

用户13xxx36

1
2025-08-23 05:20

你的朋友多少岁了?经历了书生当县令,到现在仍去爬山?

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1
2025-08-23 00:27

但愿是真的美好故事。

关注xskankan

关注xskankan

1
2025-08-23 01:01

这些尼姑还好没被释永信知道,不然“施主你还是从了老纳吧”的故事要上演[大笑]

用户17xxx13

用户17xxx13

1
2025-08-23 00:23

看看少林寺的功德……佛,你怎么看?👀👀👀👀

用户10xxx30

用户10xxx30

1
2025-08-22 23:59

重生之我与尼姑们不可不说的故事[哭笑不得]

☆藏马☆

☆藏马☆

1
2025-08-23 02:18

AI文,里面有很多东西逻辑错误。现在尼姑庵的尼姑饿肚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清枫炎雨

清枫炎雨

1
2025-08-23 05:21

没苦硬吃的典范。

東東锵

東東锵

1
2025-08-23 02:40

ai的佳作?县令都出来了。

冷雨寒云粽叶尹

冷雨寒云粽叶尹

1
2025-08-23 01:08

善哉,善哉

jldk123

jldk123

2025-08-23 06:47

写作有点功底

用户11xxx16

用户11xxx16

2025-08-23 07:07

故事是好故事,情节也有不少抄袭的痕迹;但立意却是叫人为善。这与佛家普慈悲、喜舍普度众生之理念相合[祈祷][祈祷][祈祷]

Juggling

Juggling

2025-08-23 07:42

送柴?编吧

乐乐

乐乐

2025-08-23 07:12

好好的一篇A文,让一个“县令”搞穿帮了

简单

简单

2025-08-23 06:42

AI知音体

满满齐齐

满满齐齐

2025-08-23 07:18

事情可能有,小编借用Ai、不分古今,另外过而不及,AI往往形容词过度使用,过度煽情。

雨声

雨声

2025-08-23 07:24

文章引人入胜,耳目一新,似丝清流,绕梦三日。穿越笔法,诗在山上,可雕之才,文坛添色。

火山

火山

2025-08-23 08:07

释主持: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用户10xxx39

用户10xxx39

2025-08-23 07:33

把地址说清楚,我最喜欢这样的尼姑庵了。

用户94xxx20

用户94xxx20

2025-08-23 06:37

其实啊,这世上的善意从不需要称量。就像朋友的油和橘子,师太们的野菊和布鞋,或是石缝里的菠菜、山路上的香椿,都是把心掰开了,分一点给别人,再分一点给岁月。就像那座藏在秦岭深处的庵堂,没有香火鼎盛,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告诉我们:所谓修行,不是躲在山里吃斋,而是在尘世里,把别人给的暖,再传递给下一个人;把日子里的苦,酿成能回甘的茶。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

2025-08-23 07:36

前几年书生赠字,几年后书生当了县令,而他下山去了供销社。Ai文常有的漏洞,点个鼠标就象随地大小便一样发出来了。

打狗不看主人

打狗不看主人

2025-08-23 07:02

专心修禅的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2025-08-23 08:09

秦始皇真的还活着,我是信的

拼搏奋斗

拼搏奋斗

2025-08-23 06:54

瞎扯淡的

用户11xxx16

用户11xxx16

2025-08-23 07:07

故事是好故事,情节也有不少抄袭的痕迹;但立意却是叫人为善。这与佛家慈悲、喜舍,普度众生之理念相合[祈祷][祈祷][祈祷]

享受人生

享受人生

2025-08-23 07:37

善念如种子,,在石缝里也能发芽!

葱姜蒜韭芹

葱姜蒜韭芹

2025-08-23 07:29

为什么不救她们出苦海!!??

用户11xxx04

用户11xxx04

2025-08-23 07:23

举报

人在旅途

人在旅途

2025-08-23 06:24

与失永信的做法相反,才是最高尚的

青山依旧3088

青山依旧3088

2025-08-23 08:07

编的四不像。

老农民

老农民

2025-08-23 08:03

修身养心

寒塘渡鹤

寒塘渡鹤

2025-08-23 07:10

最终修成欢喜禅了吗?

南飞雁

南飞雁

2025-08-23 06:43

这里尼姑是真清修,胜过释永信那样的假和尚千万倍!!!

云游

云游

2025-08-23 07:20

建议小编少和阴间的朋友交往

王承明

王承明

2025-08-23 07:38

几年前还有“县令”?

猜你喜欢

钟旭尧阿

钟旭尧阿

钟旭尧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