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扭扭捏捏的样子真让人恶心!明明是他有求于中国,但是还拉不下过去的架子!
中印两国的外长级会议上,双方本来谈得挺好。印度外长公开对媒体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话从向来嘴硬的印度官员嘴里说出来,确实算得上是中印关系缓和的突破。
当然,印度这么做的背后也有实际利益的考量。毕竟当下的印度,正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美国近期的二级制裁名单里,绕开了中国企业却死死盯着印度不放。从半导体到新能源领域,印度多家企业都被列入了限制交易的名单。
眼看印度不少产业的供应链出现断裂,股市也跟着剧烈波动。莫迪政府迫切地想要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来缓解压力,而中国自然成了关键对象。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印度外长表态的话音刚落,印度国内立马有人出来唱反调。几位政府官员接连对媒体 “澄清”,重新发表涉台言论,声称印度对台湾的各种支持与合作态度不会有任何改变。
这种前脚刚说完后脚就反悔和内部表态不一致的混乱一幕,正是印度国内政治生态的真实写照:执政党想借助对华示好争取实际利益,缓解美国制裁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党内的强硬派和反对党又不想落下 “对华软弱” 的话柄,非要在敏感问题上刷存在感。结果就变成了外长说一套,底下官员做一套。
然而,印度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经不起折腾。2024 年印度对中国的电子元件进口依赖度超过 40%,光伏产业所需的多晶硅更是有 70% 来自中国。美国的制裁已经让印度的手机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举步维艰,如果再失去中国这个合作伙伴,后果不堪设想。
但印度外长看透了这一点,莫迪政府的其他高层却没看透。这个国家的外交策略向来喜欢走 “平衡木”,总想着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他们既想从中国这里得到经济实惠和技术支持,又不想在国际舞台上彻底得罪美国及其盟友。于是就想出了这种 “口头示好 + 实际小动作” 的招数,企图两头讨好。
说实话,这种做法不仅不高明,反而暴露了印度外交的短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向来明确且坚定,绝不会拿核心利益做交易。印度想靠几句不痛不痒的表态就换取实质性好处,显然打错了算盘。更何况前脚表态后脚反悔的操作,只会让自己的国际信誉受损。
印度国内现在面临的问题可不少。除了美国的制裁压力,国内通胀率连续六个月超过 6% 的警戒线,卢比汇率也在持续走低。制造业增长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这些都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和合作来缓解。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最该做的是拿出诚意建立互信,而不是玩这种心口不一的把戏。
从历史上看,印度也爱在外交上耍小聪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靠着不结盟运动捞好处,冷战后期又在美苏之间摇摆。可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往往只能换来短期利益,很难建立起真正稳固的合作关系。如今在中美之间想故技重施,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中国向来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但这种合作的前提是相互尊重,尤其是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印度如果真想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就该拿出真诚的态度,而不是搞这种 “说一套做一套” 的小动作。
现在的国际局势下,各国利益交织,没有哪个国家能真正独善其身。印度要是继续抱着这种 “既要又要” 的心态,既想得到中国的帮助,又不想在原则问题上明确表态,最终只会错失机会。毕竟合作讲究的是互利互信,光靠嘴皮子功夫耍小聪明,迟早会被识破。
印度当下最该做的,是理清自己的外交优先级。到底是解决国内经济困境、缓解美国制裁压力更重要,还是在无关痛痒的问题上刷存在感更重要。想明白这一点,才不会在外交场上做出这种前后矛盾的举动,也才能真正为国家争取到实际利益。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