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到大鱼!4500万美元就把俄战略情报卖了,俄抓到最大卧底叛徒! 俄罗斯最近在清除内奸行动中抓到一条大鱼,也就是向西方出卖俄战略军事秘密的叛徒卧底,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马戈梅德·加吉耶夫。 要知道国家杜马可不是普通地方,那是俄罗斯的立法核心机构,而他所在的安全委员会更是重中之重,手里攥着的都是俄军的 “家底儿”从部队部署图到武器参数,从战略规划到进攻方案,全是能左右战场胜负的机密。 这种级别的人物叛变,可比那些基层军官或者普通间谍捅的娄子大得多,毕竟他接触的可不是今天派多少辆车送补给这种小事,而是能决定一场战争走向的核心信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 4500 万美元的报价在间谍圈里简直是天价。冷战时期最有名的苏联叛徒潘科夫斯基,当年把古巴导弹危机的核心情报卖给美国,让肯尼迪摸清了赫鲁晓夫的底牌,那可是差点改变世界命运的情报,也没听说拿到这么高的报酬。 潘科夫斯基虽然也是上校军官,但跟国家杜马议员比起来,接触的机密层级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换算成现在的购买力,加吉耶夫这一单就顶得上好几个冷战间谍的 “职业生涯总收入”,西方肯花这个价钱,明摆着是买到了真正的 “硬货”。 要知道俄军一年的军费也就几百亿美元,这一笔情报费就够装备好几个机械化旅了,你说这情报分量有多沉。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议员的 “跑路套餐” 配置,土耳其国籍在手,还忙着申请美国身份,典型的 “脚踏两条船还备着救生衣”。这种提前铺好后路的操作,说明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就把自己当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 国家杜马议员的身份成了他的 “进货渠道”,安全委员会的工作证就是他的 “会员卡”,定期把俄军的机密信息打包成 “商品”,卖给西方这个 “大客户”。这种把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敛财工具的操作,比单纯的间谍行为更让人不齿。 现在俄乌战场打的正胶着,这时候泄露出战略情报可不是闹着玩的。看看北约给乌克兰提供的那些情报,就能明白精准的信息有多致命,北约侦察机每天在边境飞二十多次,把俄军车队动向、雷达位置摸得一清二楚,结果就是乌军总能掐着点伏击,俄军直升机莫名其妙就被导弹打下来。 这些还只是战术层面的情报,如果加吉耶夫卖的是更高层级的战略规划,比如俄军的主攻方向、预备队部署,甚至是武器系统的弱点,那后果不堪设想。之前俄军那些莫名其妙的 “意外失利”,现在看来可能只是小打小闹,要是真的核心机密泄露,前线战士的鲜血可就白流了。 这事儿也暴露了俄罗斯情报安全的大漏洞。国家杜马议员作为立法者,本该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结果成了最大的 “内鬼”。这种级别的人物能长期把情报送出去,还攒下这么大一笔 “退休金”,说明他的操作相当隐蔽。 对比最近俄乌互相抓的那些小间谍,有给俄军车辆装炸弹的,有想炸军官私家车的,这些跟加吉耶夫比起来简直是小打小闹。就像家里进了贼,普通小偷顶多偷点财物,他这是直接把家里的钥匙、报警器密码、保险柜位置全告诉了强盗,还帮忙规划逃跑路线。 西方肯花这么大价钱,也是看准了这些情报的实战价值。现代战争早就不是拼人数拼火力那么简单,谁掌握信息优势谁就能占尽先机。北约的 E - 8C 侦察机盯着地面部队动向,RC - 135 监听雷达信号,这些战术情报已经让俄军吃了不少亏。 要是再加上加吉耶夫提供的战略情报,等于俄军在明处对手在暗处,一举一动都被看得清清楚楚。这 4500 万美元对西方来说太值了,花一笔钱就能瘫痪对手的战略部署,比自己派间谍冒险划算多了。 从潘科夫斯基到加吉耶夫,这么多年过去,间谍的价码涨了,但背叛的本质没变。只不过现在的叛徒更会算账,不仅要卖情报换钱,还得提前备好后路。 加吉耶夫大概以为拿着土耳其护照、揣着美元存款就能高枕无忧,没想到还是被抓了现行。这事儿也给所有手握机密的人提了个醒,背叛国家这种生意,从来都是高风险低回报,就算暂时得逞,最终也难逃清算。
乌克兰“核平莫斯科”?3000公里“火烈鸟”导弹量产,俄罗斯慌了!“俄军刚
【1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