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队日军闯入广胜寺,狂妄地让方丈和所有和尚搬出寺庙,否则格杀勿论。然

墨舞风华姿 2025-08-23 10:13:25

1942年,一队日军闯入广胜寺,狂妄地让方丈和所有和尚搬出寺庙,否则格杀勿论。然而3天后当日军再次来到广胜寺后,却惊愕地发现,寺里全是日本士兵的尸体。 1942年,山西洪洞县的广胜寺深藏群山之中,千年古刹安静得仿佛与世隔绝。可这宁静被日军打破了。他们不是来拜佛,而是冲着寺里新发现的《赵城金藏》来的。这部经书,5300多卷,收录了古印度、中亚和中国历代高僧的佛学精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因为战乱,原本上万卷的经书仅剩千余卷,1930年代在广胜寺发现这批孤本,轰动学界。日军早就盯上了它,想抢回去当战利品。 广胜寺的方丈力空法师,出生于清末,幼年出家,精通佛法,书法也是一绝。他在寺里住了几十年,把保护文物当成了命根子。1937年抗战爆发,山西沦陷,力空法师知道日军四处抢文物,早就把《赵城金藏》藏在飞虹塔的夹墙里,外面用佛像挡着,外人压根看不出端倪。他还组织僧人夜间巡逻,守住寺门,防着日军偷袭。1941年,消息传来,日军已经知道经书下落,准备动手。力空法师没慌,和寺里僧人商量好对策,加紧守护经书。 1942年春天,一队三十多人的日军闯进广胜寺,领头的军官腰上挂着军刀,趾高气扬。他们直奔飞虹塔,翻箱倒柜,敲墙砸壁,想找出经书藏哪儿了。在塔的第四层,士兵发现一堵墙有空响,立马叫来军官。他们用枪托砸开墙,尘土飞扬,墙后露出几尊佛像。日军把佛像推倒,翻了个遍,结果啥也没找到,只有一堆灰。他们气急败坏,把寺里搜了个底朝天,还是空手而归。力空法师站在一边,平静地看着,啥也没说。 原来,前一晚解放军得到情报,得知日军要来抢经书,连夜派人联系力空法师。僧人们行动起来,把经书从夹墙里搬出来,装进木箱,外面裹上粗布,伪装成普通货物。解放军用毛驴车把箱子运走,沿着山路送往安全地方。为了拖住日军,解放军还在日军据点附近搞了次佯攻,枪声一响,日军注意力全被吸引过去。凌晨两点,5300多卷经书全被运走,没留下一页。日军三天后回来,只看到山路上几具自己人的尸体,估计是追击时中了埋伏。 经书被运到山西棉上县的深山里,藏在隐秘的洞窟中。战乱期间,箱子受潮,霉菌长了不少,很多经卷粘在一起,字都看不清了。1949年抗战胜利,经书终于被送到北平图书馆。专家们打开箱子一看,傻眼了——经卷粘成一团,稍微一碰就可能碎掉。修复成了大问题,关键是得找跟原经书一样的纸。佛教协会听说了,发动全国寺庙找传统手工纸;黄埔军校的副校长李济深也帮忙,找来一大堆广西绵纸。修书师傅们接手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剥开粘连的经页,一点一点修补,整整用了15年。 力空法师在1950年代圆寂,临终前还在叮嘱僧人守好寺院。他从没对外说过转移经书的事,低调得像个普通老和尚。参与转移的解放军战士,有的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有的回了老家过普通日子,名字都没留下来。1964年,《赵城金藏》修好后,摆在国家图书馆的地下室里,跟《永乐大典》《敦煌遗书》一块儿成了镇馆之宝。这部经书,经历了战火、霉菌、转移,几经波折才保下来,背后是无数人的付出。 《赵城金藏》不只是佛教经典,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命脉。古代高僧从印度和中亚取来的经文,经过中国僧人整理,成了独一无二的大藏经。战乱让很多经卷毁了,广胜寺这批孤本就更珍贵。日军想抢走它,炫耀他们的战果,可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力空法师和解放军用智慧和行动,硬是把国宝护住了。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干起来却难如登天。经书从寺里到深山,再到图书馆,路上不知有多少人搭上了命。 修复的过程也让人捏把汗。15年的时间,修书师傅们得稳得住手,耐得住性子。那些粘成团的经页,稍微用力就可能撕碎,修复用的纸还得跟原版一样,找起来费老鼻子劲了。佛教协会和李济深帮忙找纸,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才把这事干成。修好的经书摆在图书馆里,学者们看了都感慨,这不光是书,是几代人拼出来的文化命根子。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