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朵奇葩,她居然要求鲁迅不要“在室外吸烟” 这位孙女士的投诉,多少有点 “用力过猛” 了吧。鲁迅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生活习惯和现在本就不同,墙画呈现的是历史真实场景,又不是在鼓吹现代公共场合抽烟。 先不说别的,咱得搞清楚“历史”和“现实”的边界。鲁迅生活的民国时期,别说室外吸烟,那会儿连“公共场合禁烟”的概念都还没普及。据史料记载,直到1987年我国才出台首个公共场所禁烟规定,拿近几十年的标准要求上百年前的人,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再说那幅墙画,大概率是想还原鲁迅伏案写作、偶尔抽烟沉思的场景。读过鲁迅文章的都知道,他笔下的“烟”常是思考的符号,《藤野先生》里就提过自己在仙台求学时抽烟解闷。这是对历史人物的真实刻画,不是在教现代人学抽烟。 孙女士想倡导健康生活、维护公共环境,初衷没毛病。可找错了对象啊!要管也该管现在在商场、公园随便抽烟的人,对着一幅历史墙画较劲,就像对着博物馆里的古代兵器说“不许伤人”,除了引发争议,没半点实际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用现代标准苛求历史”的事不是头一回了。之前有人说杜甫“会当凌绝顶”是破坏生态,说苏轼“把酒问青天”是宣扬酗酒,本质上都是没搞懂历史还原和价值倡导的区别。历史场景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不是让我们用现在的尺子去切割过去。 保护历史场景的核心,是尊重当时的真实。要是为了符合现代标准,把鲁迅的烟拿掉,把古人的酒换成茶,那呈现的就不是历史,而是虚假的“完美标本”。这样的“净化”,反而让年轻人看不到真实的过去,失去了历史教育的意义。 真要关注禁烟,不如多去监督那些不遵守禁烟规定的商家,多提醒身边抽烟的人去指定区域。把精力花在这些实际事上,比对着百年前的历史人物“找茬”,有用得多也实在得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真是一朵奇葩,她居然要求鲁迅不要“在室外吸烟” 这位孙女士的投诉,多少有点“
开心唠唠嗑
2025-08-25 13:04:44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