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本事,能顶一个师!”2007年,年仅6岁的女孩潘晶,凭借一项特殊技能,成为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27 16:45:46

“她这本事,能顶一个师!”2007年,年仅6岁的女孩潘晶,凭借一项特殊技能,成为特种部队中“最小”的军官,让人惊掉下巴。   当潘晶穿着迷你版训练服,坐在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珠心算训练基地的课桌前,指尖在虚拟算盘上快速“拨动”时,没人能想到,这个刚够到课桌高度的孩子,已经能在10秒内算出10组五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而她的这项能力,在战时网络瘫痪、系统失效时,能成为比机器更可靠的“活算盘”。   2001年她出生在内蒙古乌兰浩特的普通家庭,父母经营小饭店无暇照顾,便给她报了唱歌、跳舞、画画等兴趣班,可小潘晶对这些热闹的活动毫无兴趣,唯独对珠心算课上的算珠和数字着了迷。 别的孩子还在为“5+3”掰手指时,她已经能熟练演算1万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能凭记忆还原算盘上的数字排列。 这份天赋很快被中国第一代珠心算教练马丽新发现,马老师拿着潘晶的练习册找到她父母时,语气难掩激动:“这孩子是珠心算的好苗子,国家正在选‘国家队’,她有机会!”   马老师口中的“国家队”,正是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的珠心算特种部队——这支部队专门培养顶尖珠心算人才,3年才招一次,每次仅录取寥寥数人,选拔严格到连成年人都难以承受。 2006年,5岁的潘晶第一次站上选拔舞台,参加全国珠心算比赛。面对比自己高半个头的对手,她没怯场,反而展现出超乎年龄的冷静。 遇到复杂难题,她果断跳过,先确保简单题全对,这种“保全局弃难题”的成熟策略,让国家珠心算协会会长、特种部队总教练王卫达眼前一亮。 可惜因年龄太小,潘晶最终只成为备选,但这次经历让她更坚定了目标,每天放学后都主动加练2小时,算盘珠子被她拨得发亮。   2007年特种部队再次招生,潘晶一路过关斩将,从500多名竞争者中冲进全国20强。文化笔试中,她的数学成绩远超同龄孩子。 心理测试里,面对连续4小时的高强度计算考核,她全程没出错,连考官都忍不住感叹“这孩子的抗压能力比成年人还强”。但年龄依旧是争议点——部队从未招收过6岁的孩子。 领导们反复翻看潘晶的成绩档案,又观看了她的现场演算,最终拍板:“天赋不该被年龄限制,破例录取!”就这样,潘晶成了特种部队里最年轻的“军官”,开启了“白天上学、放学后训练”的双重生活。   部队为这些“兵娃娃”量身定制了培养体系:有专业营养师搭配三餐,确保他们在高强度训练下身体健康;有心理导师定期沟通,帮他们缓解压力。 文化课由高校教授授课,未来还能保送北大、国防科大等顶尖学府。 潘晶很快适应了这样的节奏,每天放学后,她会准时出现在训练基地,从基础的加减乘除,到复杂的多位数混合运算、快速数据处理,她练得格外刻苦。当其他孩子在玩玩具时,她在背算盘口诀。 当别人睡懒觉时,她已经开始晨练——这种努力让她连续四年拿下全国珠心算冠军,还多次代表中国在世界团体赛中夺冠,站在领奖台上的她,胸前的奖牌比同龄人戴的小红花更耀眼。   随着训练深入,潘晶渐渐明白自己所学的意义。教官曾告诉他们,在现代战争中,网络和系统很容易被敌方攻击,一旦瘫痪,人工精准计算就成了关键。 导弹轨迹修正、物资调配统计、弹药消耗核算,都需要珠心算高手快速给出数据,一个顶尖的珠心算人才,能抵得上一支负责数据处理的技术分队,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她的本事能顶一个师”。 明白这份责任后,潘晶训练更拼了,她甚至主动要求增加训练难度,模拟战时嘈杂环境演算,就是为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准确输出数据。   如今的潘晶,早已从当年的“最小军官”成长为珠心算领域的顶尖人才,她不仅自己保持着多项纪录,还会帮学弟学妹辅导技巧。 在她看来,算盘虽小,却连着国防大事;数字虽轻,却承载着责任。从内蒙古的普通小女孩,到特种部队的“国之利刃”,潘晶用指尖的算珠证明。 天赋从来不是成功的唯一密码,热爱与坚持,能让平凡的技能绽放出不平凡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也能成为守护国家的重要底气。   来源:央视网——六岁女孩成珠心算队员 高考语文资讯2025年08月01日 中国特种部队,破格录取内蒙6岁女孩,成最小军官,传闻能力能顶一个师

0 阅读:50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