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病逝,李克农怒摔酒杯,粟裕泣不成声、一度昏厥,周总理交给陈赓夫人傅涯3张纸条...... 陈赓从小就聪明伶俐,早早投身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进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当过连长,参加过东征陈炯明那些战斗。 他不光打仗行,还干情报工作,在国民党秘密警察机关里潜伏,帮党组织搞到不少关键消息,化解了好几次危机。长征那会儿,他负责保护领导同志,特别是周恩来生病时,他跟邓颖超他们一起抬担架,穿越草地河流啥的,确保安全。抗日时期,他当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指挥部队打了不少胜仗。新中国成立后,他创办了军事工程学院,对国防科技和教育贡献大得很,1955年授了大将军衔。 陈赓跟粟裕的交情,从南昌起义就开始了。粟裕1907年生在湖南会同,1927年也加入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来上井冈山,打过五次反围剿。 他们俩在战场上配合默契,粟裕当过红军师长啥的,陈赓也一样,两人经常交换战术经验。抗日时粟裕在新四军,指挥黄桥战役那些,陈赓在129师,两人虽不在一个单位,但关系一直好。新中国后,粟裕当过总参谋长,陈赓创办学院,两人还保持联系,粟裕遇到难题时,陈赓总去探望,提供支持。粟裕自己说过,认识陈赓这辈子值了。 李克农1899年生在安徽巢县,1926年加入共产党,早年在上海搞情报,是“龙潭三杰”之一。 他跟陈赓在上海情报工作时配合得天衣无缝,多次救党组织于危难。长征后,李克农当过政治保卫局局长啥的,新中国成立后,两人同为副总参谋长,工作上交集多,常常一起喝酒聊军事。李克农1955年授上将军衔,负责情报和外交那些事。陈赓住院时,李克农常去病房看望,两人总有说不完的话。 周恩来跟陈赓的情谊那就更深了。周恩来领导陈赓好多年,两人几乎啥事都聊。周恩来欣赏陈赓的才干,陈赓也特别敬重周恩来。长征途中,周恩来病了,陈赓一直守护在担架边上,跟医护一起照顾,才让周恩来安全走完路。 新中国后,周恩来视察工作,陈赓常陪同汇报,两人关系像家人一样。陈赓创办学院,周恩来也支持不少。 其实陈赓的身体早就有问题,腿上受过伤,长征时还骨折过,但一直硬扛着工作。1961年初,他心脏不舒服,周恩来打电话让他好好养病,说党和人民需要他。 陈赓这才去上海华东医院疗养,可病情突然恶化,3月16日凌晨,心肌梗塞发作,抢救无效,就这么走了,才58岁。 这消息一传开,好多老战友都受不了。 粟裕那时候在疗养,听到电话里说陈赓没了,他一下子就哭了,呼吸急促,缺氧严重,甚至昏了过去。醒来后,还在抹眼泪,继续哭。 他俩的友情从战争年代就积累下来,粟裕打淮海战役那些大仗时,陈赓虽不在一线,但总分享经验。粟裕后来授了大将军衔第一位,可少了陈赓这个知己,心里空荡荡的。 李克农也打击不小,他跟陈赓从上海情报时就搭档,默契得像一个人。新中国后,两人副总参谋长,喝酒谈事是常态。陈赓住院,李克农常去,带书带茶。陈赓走后,李克农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坚持去机场送骨灰北上。 家人陪着,他站在停机坪上,看着飞机飞走。过些日子,家里来客人,吃饭时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突然就把杯子砸地上,碎片四溅,说陈赓走了,酒都没味了。 这话听着简单,可里面全是多年的感情。 周恩来听到消息,在办公室坐了好久,一言不发。后来,他拿出纸笔,为陈赓骨灰盒题词,写“陈赓同志之骨灰”。他写得认真,一张写完看不满意,又写第二张,第三张。眼泪掉在纸上,墨迹都晕了。 几天后,他挑出三张最好的,让人交给陈赓夫人傅涯。傅涯接过纸条,眼泪也下来了。她跟陈赓结婚多年,知道丈夫跟周恩来的深厚情谊,这三张纸条就像承载了所有回忆。 陈赓的离去,让这些老同志都伤心透顶,但也反映出他们之间那种革命友谊的真挚。粟裕后来继续工作,当过军科院副院长啥的,但对陈赓的思念没断。李克农1962年2月也走了,因脑软化病逝,享年63岁。 周恩来则忙于国家事务,但偶尔会提起陈赓的事迹。 陈赓骨灰运到北京,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追悼会上,大家肃立,周恩来题的字贴在骨灰盒上。 毛主席也很难过,不愿相信是真的。宋庆龄、彭德怀、刘伯承他们都表达了哀悼。陈赓的贡献没白费,他创办的军事工程学院,后来发展成国防科技大学,对国家国防现代化帮了大忙。
1961年陈赓病逝,李克农怒摔酒杯,粟裕泣不成声、一度昏厥,周总理交给陈赓夫人傅
历史破局者
2025-08-27 23:12:31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