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急忙转身查看,谁知妻子竟消失不见了,而一根长得犹如松塔一般的圆柱形器物,直挺挺的立在那里。 宁夏贺兰山脚下,李大壮和田凤霞这对三十来岁的夫妇,日子过得简单实在。他们守着几亩薄田,种些黄瓜茄子萝卜白菜,靠这些换点油盐钱。两人合作分工,李大壮力气大,负责拉车翻土,田凤霞心细,管采摘捆绑。他们的田地散在山坡上,土壤不算肥,但浇点山泉水就能长出水灵灵的菜。每天他们早起检查作物,拔草浇水,动作麻利。收入有限,可够基本开销,在村里算勤劳户。这样的生活让他们养成早出晚归习惯,集市上总能卖光货。 夫妇俩的日常围绕季节转。春天李大壮用锄头挖地,田凤霞撒种子。夏天避开热头,早晨摘菜用水冲洗。秋天收获多,李大壮修车,田凤霞装袋。冬天存菜修工具。镇上赶集是他们主要进项,李大壮选捷径拉车,田凤霞帮忙推。两人默契十足,邻居借工具他们也帮。他们的房子土坯建,门前晾菜,生活接地气,没啥大起大落。 你觉得这样的农村夫妇,怎么就碰上历史文物了?这事得从他们赶集那天说起。天没亮出发,李大壮在前拉平板车,车上十多个麻袋装满萝卜白菜。田凤霞在后推,上坡陡,她喘气用力。李大壮拉绳肩疼,过山坳后换手,让她跟后歇口气。天微亮,雾薄,转弯近平路。走到鹰嘴崖峭壁下,李大壮闻身后惨叫,转身看,妻子不见,只剩黑物体立路边,像大松塔,半人高粗如树桩,表面鳞纹。 李大壮跳车喊名,回声响,脚下闷音。田凤霞掉两米深土坑,坐地揉臀痛呼。她走着滑倒,像踩圆物。李大壮拉她上来,两人看那黑物,先前没见,像地冒出。李大壮用铁锹挖,半米深取出,全黑亮冰硬,重二十斤,如雕柱。日头升,两人塞菜堆,继续赶路。 这物体啥来头?想想东汉时候的贵族用品。赶集卖光菜,收拾时中年眼镜男靠近,看物体,自称文物站人,邀去办公室。灯下专家放大镜看半小时,汗出。鉴定是东汉松塔墨,烟墨混麝香珍珠粉,外松针纹千年不腐,仅王爷用。 李大壮提土坑,文物站人下午带工具去鹰嘴崖,挖山壁找塌古墓。墓砖东汉贵族式,暴雨冲塌,墨滚路。墨埋两千年,出土松香味。文物站发锦旗,报纸登献宝事。村老人说鹰嘴崖有文曲星落墨传说,这次应验。李大壮夫妇后继续种卖菜,田凤霞笑说臀疼半月。土坑铁网围,成贺兰山小景点散发墨香。
1973年,宁夏一对年轻的夫妻,天没亮就出门赶集,走在前方的丈夫突然听到一声惨叫
小史论过去
2025-08-28 13:32:37
0
阅读: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