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次颁奖晚会上,张艺谋走向关晓彤时,只见她双腿紧闭,双手捂裙,双膝往下蹲。张艺谋一头雾水地问:“孩子,你怎么了?”而关晓彤的回复,则让张艺谋竖起大拇指。 后来在采访里,张艺谋还特意提起这个细节,笑着说:“这姑娘不仅演技好,教养更是难得,从她身上能看到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子。”
张艺谋口中的“老一辈影子”,指的不是别人,正是关晓彤的爷爷——“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 关晓彤是97年出生的“国民闺女”,爷爷关学曾这辈子都在和琴书打交道,年轻时创作出无数经典曲目,抗美援朝时期,他还背着乐器奔赴前线,给士兵们慰问演出。
《模范战士姜士福》《尚广和抓特务》这些带着烟火气和正能量的“战争曲目”,曾陪着战士们熬过艰苦的岁月。
后来张艺谋拍《有话好好说》,特意找关学曾创作同名单曲,那地道的北京腔一出来,瞬间火遍街头巷尾,连“北京琴书”这个曲种的名字,都是关学曾当年敲定的。
爷爷对艺术的敬畏、对人的谦和,就像种子一样,在关晓彤心里扎了根。 受爷爷影响,关晓彤四岁就跟着接触艺术,凭借《烟海浮沉》出道。那时候她年纪小,却一点不怯场,可爱的模样和自然的演技,让不少观众记住了这个“小演员”。
之后的日子里,她没辜负这份天赋,几乎每年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好先生》里的叛逆少女彭佳禾,让她圈粉无数;《小巷人家》里的黄玲,又展现出细腻的成长型演技。
靠着这些角色,她拿下了白玉兰奖、闪耀剧星奖,成了公认的“四小花旦”之一。但即便名气越来越大,她也没丢了爷爷教的“规矩”——拍戏时遇到老演员,会主动递水请教;
参加活动见到前辈,总会先问好,这次颁奖礼上的“下蹲”,不过是她日常修养的一次自然流露。 其实张艺谋和关晓彤的交集,早不止颁奖礼这一次。之前筹拍《影》时,张艺谋就特意邀请关晓彤饰演公主青萍。他后来在采访里说:“我看过她的戏,觉得这孩子眼神里有戏,演技绝对OK。”
进了剧组,关晓彤也没让张艺谋失望。有一场骑马的戏,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她提前半个月去练骑马,摔了好几次也没喊过累;
导演讲戏时,她会凑到跟前,把重点记在小本子上,遇到不懂的就当场问。
而张艺谋也格外耐心,会细致地帮她调整表情和动作,比如教她怎么通过眼神传递公主的倔强,怎么用肢体语言表现角色的情绪。
两人的合作,成了演艺圈里“前辈提携晚辈、晚辈尊重前辈”的一段佳话。 回到颁奖礼的那个瞬间,当关晓彤解释“您是前辈,我个子比您高,这样蹲着更尊重您”时,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点头。这个被网友称作“礼貌腿”的动作,没有刻意的做作,只有发自内心的谦逊。
要知道,在娱乐圈里,年轻艺人容易因为成名早而浮躁,可关晓彤却始终记得爷爷说的“不管走多远,都要把别人放在眼里”。
就像关学曾当年在茶馆演出,哪怕台下只有几个观众,也会认真唱完每一段;关晓彤如今面对张艺谋这样的前辈,也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着对长辈的敬意。 有人说,教养是藏在细节里的。关晓彤的“下蹲”或许只是个小动作,却让我们看到:真正的优秀,从来不止于才华和成就,更在于待人接物时的分寸和温度。
而这种教养的传递,也让娱乐圈多了份人情味——从关学曾到关晓彤,从张艺谋对晚辈的欣赏到关晓彤对前辈的尊重,这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双向奔赴。
如今再提起那个颁奖礼的瞬间,很多人想起的不只是一个礼貌的动作,更是一个年轻艺人对传统教养的坚守,这份坚守,比任何奖项都更能打动人。 信息来源: BRTV我爱我家———关晓彤家世曝光“国民闺女”出身名家 百度百科———关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