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南海最大的劣势就是缺少大型岛屿,虽然已经在永兴岛、美济岛等岛礁上进行填海造陆,也建了机场,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最可惜的是没能在巴拉望岛和纳土纳群岛站稳脚跟,这两个岛屿曾经一度属于我们。 其实这些年,中国自己的南海布局变化其实挺大。永兴岛和美济岛通过填海扩建,不仅修了机场,还完善了很多生活和补给设施,从前无人问津的礁石,如今变成了重要的前沿基地。 虽然这些人工岛给中国带来了不少实际性的提升,但说到底面积还是不够大,纵深有限,驻防和物资储备也难以和那些天然大岛相比。 很多人了解南海,不由自主想起巴拉望岛和纳土纳群岛的旧事。历史上这些地方都和中国有些渊源,老一辈的故事时常被提起。 可现如今的规则是国际法为主,历史上的归属再有说头,也不如硬实力来得直接。 菲律宾整天用仲裁说事,一纸文书也能翻腾出不少水花,但嘴硬更要手硬,如果没有坚实的力量基础,这些声音最终也不会被真正听进去。 南海的战略意义非常大,航道、资源、地理位置,没有一个不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质筹码。 菲律宾有巴拉望岛这样的大块头,一岛就能撑起一个战略纵深,中国手里多的是小岛礁,建得再好,始终缺乏一锤定音的底气。 这就像在棋盘上有了多个哨站,却缺少一个能够掌控全局的关键点。 中国的应对方式很清楚,也很实在。一方面不停地完善各种海上设施,机场、港口、补给基地都一项项落地,把驻军和民用能力一步步做强。 另一方面,海军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不只是航母和驱逐舰数量增加,重点还在于真实战斗力和调动能力。每一次的建设和部署都是在为整体实力加分,目的就是让南海有稳固的后盾。 不过南海的争端不是一场短期的比赛,这里比拼的是耐心和综合国力。中国既要在南海扎下深根,还必须同步处理台湾问题,两者互相牵制,也互为保障。 台湾的稳定让南海布局更有信心,而南海稳住了,也可以为国家统一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双线推进,不只是战略上的调整,更是现实的必需。 在南海,喊口号没用,只有让每一个岛屿都变成牢靠的据点,装备、后勤、生活设施全方面到位,才能真正掌握主动权。 在这里,战略的存在感就是话语权,没有强大的硬通货,谈什么都没有底气。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中国每一步都走得很谨慎,每一个建设和部署都力争落到实处,这就是南海布局的核心态度。 未来的南海一定还是充满风浪,无论是外部的压力还是内部的挑战,都需要一步步稳稳应对。 这片海域证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只有综合实力到位,坚实地站在自己的地盘上,才能让外部力量慢慢收敛,真正守住属于自己的广阔蓝天。
陈燃海岛亲子之旅🏝️
【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