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泰国总理被解职 当地时间29日,泰国宪法法院裁定,总理佩通坦从即日起被解职。 这位女总理自 7 月 1 日因 “电话门” 被停职后,代总理普坦已主持工作近两个月,政府机器仍在运转。但这场裁决背后,是泰国政治生态的又一次大地震。 法院的裁决堪称 “教科书式精准打击”,法官们认定,佩通坦在通话中暴露了政府与军方的分歧,可能 “削弱国家地位”,并允许柬埔寨 “干涉内政”。 更致命的是,裁决追溯至 7 月 1 日生效,意味着她担任总理的最后一年任期被彻底清零。这位 39 岁的 “他信之女”,就此成为 2008 年以来第五位被宪法法院罢免的总理。 佩通坦的解职,让为泰党陷入两难。目前该党在国会下议院握有 142 席,距离 248 席的组阁门槛还差 106 席。原本的执政联盟因自豪泰党退出已分崩离析,而新总理选举需在 30 天内完成。 为泰党抛出的候选人猜卡森・尼迪西里,是 77 岁的前总检察长,既无群众基础,也缺乏内阁经验。分析人士直言,若无法在 30 天内拉拢足够盟友,提前大选将不可避免。 但为泰党并非全无筹码。佩通坦被解职后,她的父亲、前总理他信立即现身党部,与议员们闭门磋商。这个曾在 2006 年因政变流亡的政治强人,或许正在策划新一轮 “红衫军” 动员。 更关键的是,为泰党仍控制着财政部、外交部等关键部门,短期内可通过政策妥协换取小党派支持。 泰国政局的真正变量,始终是军方。尽管宪法法院的裁决表面上是司法程序,但其 9 名法官中有 7 人由军方背景的前政府任命。 这种制度设计,让宪法法院成为保守势力的 “政治灭火器”。 从 2008 年罢免他信盟友沙马,到 2014 年解除英拉职务,再到此次佩通坦被解职,每一次裁决都精准打击他信家族的政治根基。军方的态度更耐人寻味,尽管武装部队总司令未公开表态,但据信已召开紧急会议讨论 “国家安全”。 历史上,军方曾 18 次发动政变,最近一次是 2014 年推翻英拉政府。若为泰党与保守派谈判破裂,不排除军方以 “维护稳定” 名义介入。 裁决公布当天,曼谷证交所指数下跌 2.3%,泰铢对美元汇率跌至三年低点。外资对中泰铁路、东部经济走廊等重大项目的疑虑加剧,旅游业也因局势不明出现退订潮。更棘手的是,佩通坦执政期间未能兑现经济承诺,民众支持率已跌至个位数。 中国外交部表态 “尊重泰国内政”,但强调 “希望保持稳定”。美国国务院则呼吁各方 “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并暗示对军方干预的警惕。 东盟国家尤为紧张,泰国是区域供应链的重要节点,若政局持续动荡,可能拖累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复苏。这场危机背后,还暗藏着地缘经济的博弈。泰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国之一,其政局动荡可能影响供应链稳定。 中国虽未直接表态,但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 “组合拳”,已在国际政治中展现了资源杠杆的威力。对泰国而言,若陷入长期政治僵局,其在东盟产业链中的地位或将被越南、马来西亚取代。 佩通坦的解职,本质上是泰国传统精英与新兴势力的又一次碰撞。当宪法法院的法槌落下时,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为泰党能否在 30 天内拼凑出新政府?军方会否再次扮演 “政治仲裁者”? 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决定泰国是滑向新一轮动荡,还是开启政治和解的新篇章。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或许只是:明天的菜市场,物价还会不会涨?
佩通坦被免总理后,泰国军方慌了,因为泰国旅游业瞬间不香了。泰国政局出现重大转折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