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俄罗斯掀桌子了,俄军导弹打击闹大了,炸了欧盟驻基辅总部,20秒时间,2枚俄军导弹命中距离欧盟代表团办公室50米位置,同时,打击了英国文化协会驻基辅办公室。 第一枚把地面炸出个直径12米的大坑,冲击波震得整栋楼玻璃哗啦啦往下掉,第二枚跟着补刀,直接在旁边又炸出个3米深的深坑。 监控视频里,英国文化协会大楼的玻璃门窗像纸片一样飞出去,墙裂得跟蜘蛛网似的,这场代号“钢铁暴雨”的空袭,用了600架无人机加31枚导弹,把俄乌冲突的火药味又烧得更旺了。 俄军这次下手可够“讲究”的,导弹残骸显示,用的是惯性导航加卫星制导,误差不到半米,欧盟代表处大楼外墙被炸塌的瞬间,办公室里的文件撒了一地,电脑、打印机全成了废铁,连保险柜里的机密文件都被震成了碎片。 更绝的是,俄军还“顺手”炸了英国文化协会和阿塞拜疆大使馆,前者是西方搞文化渗透的“前线阵地”,后者因为8月18号帮乌克兰运燃油,早就上了俄军的“黑名单”。 这时间点选得也够微妙,8月21号特朗普刚说“暂时不掺和美俄乌三方会谈”,把球踢给欧洲;8月24号欧盟又通过200亿欧元对乌援助计划,这不等于往俄罗斯的雷区上踩吗? 俄军直接用导弹在欧盟代表处门口“画红线”:你们在乌克兰建弹药库、开无人机厂,真当莫斯科是软柿子? 欧盟气得跳脚,冯德莱恩站在废墟前开记者会,扯着嗓子喊:“克里姆林宫把欧盟当直接打击目标了!”转头就宣布,要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修房子。 更打脸的是,俄军用的5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轻松穿透乌克兰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在基辅郊区一个航空维修厂炸出个25米宽的大坑,这玩意儿速度比音速快10倍。 俄罗斯这招“掀桌子”其实有算计:打欧盟核心机构,既吓唬西方“我能打得更准,也能收着不打”,又给国内强硬派一个交代。 但这招可能适得其反,英国宣布新制裁,德国借机扩大弹药生产,欧盟甚至在研究直接用冻结资产给乌克兰送钱。 更逗的是,白宫发言人卡洛琳透露,特朗普私下觉得这袭击是“对乌克兰炸俄炼油厂的合理报复”,言外之意:美国不会管太多。 基辅市民现在排队领饮用水的时候,俄罗斯国防部又放卫星照片:乌克兰西部最后一座大炼油厂已经被列入打击清单。 这招“以战止援”还真管用,敖德萨港的大火切断了乌克兰用粮食换能源的通道,西方军工企业因为俄军老炸生产厂,不得不把订单甩给东欧国家。 俄罗斯的逻辑不难懂:西方把乌克兰变成“东部军工厂”,北约弹药库在乌西部遍地开花,莫斯科只能用更狠的方式证明“我能戳到你们痛处”。 但这招太危险了,达尔尼茨基区被炸的五层楼里,14个丧生者里有个14岁女孩,她的书包和课本散在瓦砾里,跟欧盟代表处的碎文件摆在一起,看着真扎心。 更讽刺的是,冯德莱恩喊“把乌克兰变成钢铁豪猪”的时候,欧洲老百姓正为能源涨价和难民潮发愁。 这场冲突早不是俄乌两家的事了,成了大国博弈的“真人秀”,特朗普“美国优先”,欧盟“战略自主”,俄罗斯“要活命”,每个玩家都在用乌克兰人的血刷存在感。 基辅的夜空还得被警报声撕裂多少次?当“匕首”导弹的火光变成日常,当外交机构废墟成了新景点,或许我们该问:在这个连战争都成“行为艺术”的时代,谁在为这疯劲儿买单? 答案藏在每个在废墟里找亲人遗物的乌克兰人眼里,也藏在每个为暖气费发愁的欧洲人心里。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乌克兰现在想回头,晚了! 欧盟最近投票表决乌克兰入盟
【1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