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国家文物局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
今天正式拉开帷幕
“上合组织大家庭”齐聚天津
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
来认识一件青花瓷盘
感受600年前
中国与西亚地区的文化交融
当西亚彩遇上中国瓷
在我国长期的贸易交流中
中国瓷广泛吸纳了
多个国家地区的文化因素
丰富了瓷器的原料来源和表现内容
这件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
就是明代制瓷与西亚色彩交融的见证
此盘呈十六瓣菱花口
一枝枇杷占据盘心
其间硕果累累
一只拖着长翎的绶带鸟栖息枝头
正在啄食枇杷
整体器形规整,十分精美
色彩雅致凝重,光彩夺目
而烧制所使用的钴料
正是经由海上丝路而来的“苏麻离青”
如蓝宝石般鲜艳色泽
这就是“百变青花”
青花瓷器是中国瓷器典型的代表之一
曾是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明星”商品
始于唐代
兴于元代并经久不衰
在明朝永乐和宣德年间发展到高峰
△明永乐青花葡萄纹板沿花口盘,天津博物馆藏。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果纹鸡心碗,天津博物馆藏。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青花的黄金时代
所用青料以苏麻离青为主
也称“苏青”
是郑和下西洋时
从当时的西亚地区带回的钴料
苏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
呈色浓重青翠,色性稳定
在适当的温度烧造下
可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
还会出现银黑色结晶斑
永乐和宣德时期的苏青呈色
大多具有晕散和结晶斑的特征
并且有明显的色阶
无论是呈色深重还是浅淡
它的色质总是深浅不一
这是苏青的本质特征
枇杷+绶带鸟
寓意吉祥又长寿
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纹饰秀丽自然
给人以清秀感
图案多以花卉、瓜果等植物类为主
以枇杷绶带鸟为主题的图案非常少见
目前所知
以此为主图案的传世永乐青花大盘只有三件
这件瓷盘就是其中之一
枇杷自古被人们称为“备四时之气”的佳果
历来被视为吉祥之物
而绶带鸟的“绶带”指的是
古代官吏佩戴官印时所用的彩色丝带
“绶”字与长寿的“寿”字谐音
“带”与“世世代代”的“代”字同音
因此纹饰又寓意
“四时吉祥,高官长寿”
内壁所绘桃、石榴和枇杷纹饰
和大盘沿面所绘的大小缠枝莲花纹
则是这一时期比较常见的吉祥纹饰
整只大盘造型大而规整
青花艳雅,纹饰布局疏朗
随着瓷器贸易的繁荣
中国的外销瓷也不断改进
以迎合外国人的生活习惯
西亚人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
需要大型的瓷质餐具
对瓷质青花大盘的需求非常旺盛
这件大盘带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
极有可能是永乐时期
馈赠西亚国家的一份礼物
当西亚彩遇上中国瓷
600年前的文化交融具象化了
一抹青花迎八方来客
向世界展开怀抱
成为中外文化交融的永恒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