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去酒店开会,把车扔在超充站充电,会议结束支付账单时发现费用为546.85元,包含充电费108.45元,超时94分钟占用费438.4元。女子以车企没有显著通知费用,也没有有效通知挪车为由,要求退还超时占用费。双方协商未果后,女子起诉至法院,法院经过一审二审,最终这样判决。 信源:大象新闻2025-08-31《新能源车充电超时占用车位94分钟,收费108元变546元》 老话常说"明码标价才公道",可上海的顾女士怎么也想不通,94分钟的功夫,438块钱就从手机里飞走了!" 2025年7月的一场会议超时,让她在特斯拉超充站留下一笔'天价占位费'。 更让她憋屈的是,当她怒告车企要求退费,法院却驳回了全部诉请,这份判决让全网炸开了锅:'这哪是收费,分明是抢钱!'" 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咱们慢慢唠。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顾女士开着电动车去上海某特斯拉超充站充电。 她想着充完电刚好去附近酒店开会,时间应该刚好够用。 可谁承想会议临时延长,等她急急忙忙赶回去,车已经在充电桩旁多停了94分钟。 这多出来的时间里,账单上突然多了笔让她直咂舌的费用:超时占位费438块4,加上充电费108块45,总共546块多。 "我就想着会议结束赶紧挪车,谁能料到会议拖了这么久?"顾女士后来回忆,当时她手机上突然弹出账单,充电费108块多,超时费却要438块4,算下来一分钟要6块4,"这比我之前见过的停车费贵十倍都不止!" 她赶紧联系特斯拉客服,对方解释说,超充站当时没空闲车位了,所以按最高标准收超时费,而且这个规则早就写在APP和官网公示里了。 更让她委屈的是,她根本没收到任何提醒短信,"要是早知道这么贵,我肯定中途就回来挪车了。" 顾女士觉得这钱收得太不合理,一气之下把特斯拉告上了法庭。 可法院审理后,驳回了她全部诉讼请求。这结果一出来,网上立刻炸了锅,好多人替她鸣不平:"这哪是收费,简直是抢钱!"也有人纳闷:"法院为啥这么判?" 要弄明白这事儿,得先看看特斯拉的收费规则。 据了解,特斯拉的超充站超时费分几个档次:充电完成后5分钟内免费;如果站里空闲车位超过50%,超时每分钟3块2;要是没空闲车位了,费用直接翻倍到每分钟6块4,而且上不封顶。 更关键的是,平台设置了"四步提醒":充电快结束时、充完电时、超时10分钟、超时15分钟,都会通过APP推送消息。 顾女士的手机里确实收到了这些通知,但她觉得自己每天手机通知多到看不过来,根本没留意到这些消息。 另外,她之前有过3次超时记录,其中一次还被免除了费用,法院认为这说明她应该已经了解规则。 法院最终判定,这笔超时费属于违约金性质。因为特斯拉已经通过多种方式明确告知了收费规则,而顾女士多次超时且曾被免单,说明她清楚规则却还是长时间占用车位,存在明显过错,所以收费合理。 这事儿在网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支持判决的人觉得:"规则白纸黑字写着,自己超时了就得认账,不然大家都乱占车位,充电桩更不够用了。" 也有车主举例说,之前见过有人充完电在车位上睡觉,害得别人绕好几圈找不到位置。 但更多人觉得特斯拉的收费太高了:"每分钟6块4,比五星级酒店停车费还贵!"有人专门查了其他车企的收费标准,像理想超时费是每分钟2块,最多收200块;蔚来的超时费更低,每分钟才5毛,最多50块。" 同样是超时费,为啥特斯拉能收这么高?"大家伙儿都想不通。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新能源车主面临的"超时陷阱"还真不少。 不同品牌的超充站收费标准差别很大:有的超时30分钟后每分钟5毛,最多收30块;有的更便宜,每分钟1毛7,最多30块。 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每小时384块确实算"天价"了。 更麻烦的是,很多超充站的收费规则藏得深,充电桩旁边很少有公示牌,得在APP里翻好几次"服务条款"才能找到,不少车主都吐槽:"就跟逛超市突然被收'看货费'似的,谁能乐意?" 法律界人士也关注到了这事儿。有律师指出,超时费本身是合理的,能督促车主及时挪车,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但收费得有个限度,不能把惩罚变成赚钱的手段。 可从实际情况看,只要企业在APP或官网公示了收费规则,就算车主觉得费用高,打官司也很难赢。 现在顾女士已经交了这笔钱,但心里的疙瘩还没解开:"我不是心疼钱,是觉得这规则太不近人情。"她现在每次充电都得定三个闹钟,生怕再被"天价费用"缠上。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感慨的。现在大家买电动车图的就是方便,可充电时还要提防"超时陷阱",这种体验确实打折扣。 车企花大力气建充电桩是好事儿,但怎么让车主用得更舒心,可能比多建几个桩更重要。毕竟,只有规则合理、收费透明,大家才会更愿意选择电动车,新能源产业才能越走越顺。
上海,女子开会期间把车停在超充站充电,因为会开得比较久,就超时停了94分钟,结束
【2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