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心里面不舒服了!面对普京总统与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法媒心里面不是滋味! 8 月 31 日那天,法新社发了篇报道,说普京总统周日抵达中国北方港口城市天津,是来参加一场 “旨在抗衡西方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安全峰会”。这话听着就带着点儿偏见,好像上合组织一开会,就非得跟西方对着干似的。 普京乘坐的专机降落在天津机场时,停机坪上早就铺好了鲜红的地毯,天津市的高级官员亲自到场迎接,这规格可不低。要知道,这是普京对中国为期四天的访问,而且是近期难得的一次长时间出访,中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国和最大贸易伙伴,这样的接待规格本就合情合理。 但在法国媒体眼里,这高规格的欢迎仪式似乎成了某种信号,让他们心里的不舒服又加重了几分。 这次跟着普京一起来的代表团实在不算小,光副总理就有三位,部长级别的官员来了十多位,还有一大帮俄罗斯企业的代表随行,说是 “规模庞大” 一点儿不夸张。 他们先在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之后还要去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样紧凑的行程安排,既体现了中俄关系的紧密,也显示出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都有深入交流的需求。可法新社在报道里特意强调这是 “罕见访问”,字里行间总让人觉得他们在暗示些什么。 其实这次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本就是一场聚焦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也是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多国领导人都提到,希望通过这次峰会凝聚共识,推动上合组织进入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在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这些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 亚美尼亚的研究员期待峰会能给交通建设、数字技术合作注入新活力,马尔代夫的媒体人则更关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议题。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议题,在法媒的报道里却被简化成了 “抗衡西方”,这种选择性解读背后的心态可想而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峰会上说得很明白,当今世界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快速变化,多极世界已经成为现实,主张公平世界秩序的国家 “朋友圈” 正在扩大。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也提到,上合组织 “有能力摧毁单极世界的围墙”,这话可能让习惯了西方主导秩序的法国媒体听着格外刺耳。但事实上,上合组织一直倡导的是 “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的 “上海精神”,各国之间的合作都是基于自愿和互利,根本不是什么针对特定国家的联盟。 让法国媒体心里不是滋味的,恐怕还有中俄之间不断深化的务实合作。虽然 2025 年 1 到 4 月中俄货物贸易总额同比略有下降,但细看结构就能发现不少亮点。 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电子设备和化学制品都保持着增长,其中电子设备出口占比超过四成,这说明双方的产业合作在向高技术领域延伸。从俄罗斯进口的矿产品虽然同比减少,但仍占进口总额的七成以上,能源合作的基础依然稳固。 这种全方位的经贸联系,加上两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协调,自然会让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感到不安。 普京这次访问的安排也很有深意,除了参加上合峰会,还要出席抗战胜利纪念活动,这既体现了两国对历史记忆的重视,也彰显了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的决心。 这次上合组织峰会明确将 “可持续发展” 作为年度主题,各国围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探讨合作,这些都是当前全球发展的重要议题,本应得到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 可法国媒体却选择性地忽略这些积极内容,一门心思往 “地缘对抗” 上靠,这种报道倾向很难说客观公正。 普京在峰会上强调,上合组织已经成为世界新秩序的重要支柱,为多极化提供强大动力。这样的表态自然会让坚持西方中心论的媒体感到不舒服。 但事实上,多极化本就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多话语权,而不是由少数西方国家说了算。上合组织的发展壮大,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中俄之间的高水平互动也让法国媒体感到别扭。中国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高规格接待俄罗斯总统,本就是正常的外交礼仪,却被解读为 “加深对抗西方的联盟”。 这种解读显然忽略了中俄关系的本质 —— 两国是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这种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合作都是互利共赢的,对世界经济稳定和能源安全都有积极意义。 说到底,法国媒体的不舒服,本质上是对国际格局变化的不适应。当世界不再按照西方设定的剧本发展,当新兴多边机制越来越有影响力,他们习惯性的优越感受到了挑战。
法国媒体心里面不舒服了!面对普京总统与规模庞大的代表团出席上合组织峰会,法媒心里
天天纪闻
2025-09-01 10:21:50
0
阅读: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