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黄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任何话语,而是选择把一切交给时间,可谁又知道,她曾经是一名家喻户晓的 “反潮流小英雄”。 2017 年,一个名叫黄帅的老人静静地告别了人世,曾经生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很难忘记她的名字,那时,她被称为 “反潮流小英雄”,是挂在校园走廊、刊登在报纸头版的公众符号,几乎无人不知,几十年过去,人们早已不再频繁谈起她,但她的一生却早已写进了一个特殊的时代。 1973 年的黄帅才 12 岁,还是北师大附小的学生。因为觉得班主任对成绩差的同学有偏见,她写了封长信给老师,原本只是孩子间的委屈倾诉,没成想这封信被层层上报,最后被赋予了 “反对师道尊严” 的政治意义。一夜之间,“黄帅” 这个名字传遍全国,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学校里贴满她的画像,各地都号召学生向她 “学习”。 可没人问过这个小女孩愿不愿意。被推到聚光灯下的日子里,她不得不一遍遍重复官方教的话,对着镜头念稿子,连和同学正常玩耍都成了奢望。后来时代变了,曾经的 “英雄” 标签突然变成了负担,有人说她 “害了老师”,有人指责她当年的行为破坏了教育秩序。这些声音压得她喘不过气,考上大学后她刻意低调,毕业后做了编辑,连身边不少朋友都不知道她就是当年那个 “反潮流小英雄”。 这里最让人唏嘘的是,一个孩子的单纯诉求,在特殊时代里被硬生生套上了政治外衣。她既不是天生的 “英雄”,也不是后来人说的 “麻烦制造者”,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当年把她捧得有多高,后来让她承受的压力就有多大,这种把个体当政治符号的做法,本质上是忽视了人的真实需求,也给她的一生蒙上了阴影。晚年的她很少提及过去,或许就是想摆脱那个被时代定义的身份。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2017年,黄帅平静的离开了人世,没有留下任何话语,而是选择把一切交给时间,可
海边观潮客
2025-09-02 20:37:56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