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90%的焦虑都源于灾难性的想象人生90%的焦虑,都是自己吓自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我们常常还没遇到事,脑子里就已经导演出了一整部灾难片。
比如明天有个汇报,还没开始,有人就已经想到自己讲错话、被同事笑话、老板失望、最后甚至失业……可事实上,绝大多数担心的事根本不会发生。有研究说,人79%的焦虑都是“虚惊一场”,剩下16%靠行动就能解决,真正发生的其实只有5%。也就是说,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想象折磨自己。
为什么人总爱往坏处想?其实这不能全怪我们。从进化上讲,远古人类必 须 对危险敏感才能活下来——比如把风吹草动想象成野兽,总比真的被吃掉好。但这种“过度防御机制”放到现在,反而常让我们陷入无谓的紧张。再加上从小受到的教育,比如一次考不好就被严厉批评,也容易让人形成“一点错就全盘皆输”的思维习惯。
更别说,社交媒体上到处都是“完 美 人生”的样本:二十多岁就年薪百万、结婚生子还不秃头……比着比着,我们就觉得自己活得太失败了。可那些镜头前的光鲜,有多少是真的?比较之心,往往就是焦虑的开始。
那怎么办?分享几个对我有用的办法:
一是叫停“脑内小剧场”。当又开始胡思乱想时,我会问自己:蕞坏的结果是什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高?其实很多事,就算真的发生,我也能应对。别小看自己的承受力。
二是用行动打断焦虑。有时候,越想越慌,越慌越不动。这时我就告诉自己:先做五分钟。写报告、回邮件、甚至只是整理桌子……一旦动起来,焦虑常常就自然消散了。
还有一个好方法,就是把注意力拉回当下。焦虑大多是因为活在未来——担心还没发生的事。试试感受此刻:深呼吸,注意身边五个能看到的东西、四种听到的声音、三种身体的触感……简单的感官回归,能让我们从幻想回到现实。
最后我想说,焦虑不是缺陷,而是人人都有的情绪。不必为此自责。我们要学的,不是彻 底 消 除 它,而是如何与它共处,不让它主 导 我们的生活。
真正的勇气,不是从不焦虑,而是明明很慌,却依然继续向前——因为你终会发现,大多数门后的怪兽,原来都是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