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

文山聊武器 2025-09-05 11:36:52

1987年,一缉毒民警,以回族老板身份打入毒贩内部,吃饭时,毒贩突然夹起一块猪肉,放进他碗里,谁料,他腾的一下站起来,火冒三丈,怒目圆睁:“你懂不懂规矩?” 陈建军出生在云南砚山县一个普通家庭,从小见识过毒品带来的祸害。1982年,省公安招缉毒警,他报名参加。那次选拔有800多人,他笔试满分、体能第一,顺利入队。训练中,他练就了硬功夫,30秒拆装手枪,蒙眼辨别16种毒品气味。这些技能在实际任务中管用。1986年8月第一次卧底,他对付毒贩冯育焕,用广式普通话聊天,故意露出现金箱子,推进交易成功。为了融入毒贩圈子,他开始抽烟喝酒打麻将,每个月自己掏钱买名牌衣服。妻子看不下去,三次去公安局闹,要求管管丈夫。父亲面对邻居闲话,只说孩子选的路得走到底。1986年家里出事,女儿高烧妻子病倒,他在外坚持到案子结束才回家。这些经历让他更适应卧底生活。 到1987年9月,陈建军已完成23次卧底任务,这次他伪装成回族商人,针对周荣云贩毒集团。为准备,他去砚山县清真寺学礼拜三个月,调整走路和端碗习惯。集团头目周荣云多次考察他和搭档戚砚明身份,仍不放心,就安排饭局试探。饭局上,周荣云夹猪肉到他碗里,他当场砸碗发火,强调回族禁忌。这反应基于他对伊斯兰饮食规则的了解,避免了暴露。毒贩们信服了,他继续推进交易细节。周荣云等毒贩心狠手辣,多次换地点,切断联系,显示出他们的警惕和残忍。 行动进入1987年12月,周荣云七次改交易点,从村屋到林地,让陈建军孤立无援。他独自去现场,亮身份逮捕时,六名毒贩围攻。搏斗中,他右腹中枪伤深8厘米,头部遭13处钝器打,颅骨碎裂。牺牲时,他紧握手枪。现场缴获7.5公斤鸦片,这批毒品成了完善卧底规范的依据。陈建军总共24次卧底,抓获19名毒贩,缴获51.25公斤毒品,立三等功一次。作为新中国首位公安缉毒烈士,他的牺牲暴露了毒贩的凶残本性。 陈建军的事迹来自公安档案和史料,显示缉毒工作的艰险。他从普通青年成长为骨干,靠的是扎实训练和家庭支持。选拔时800多人,他脱颖而出,证明了能力。训练基地记录了他的技能,如快速拆枪和辨毒,这些在1986年任务中直接用上。对冯育焕的交易,他用现金诱导,体现了机智。适应毒贩习性,他改变生活方式,抽烟喝酒打麻将,买名牌维持伪装。妻子三次闹公安局,反映家庭压力。父亲的话显示默契,让他坚持岗位。1986年家人生病,他没中途返回,体现了责任感。这些积累让他在1987年任务中游刃有余。 伪装回族商人时,陈建军学礼拜仪轨,改步态端碗,确保细节真实。针对周荣云集团,他和戚砚明逐步渗入。周荣云多次见面考察,饭局成了转折。周荣云夹猪肉试探,他砸碗怒吼,符合回族禁忌,毒贩信服。这细节把控源于研读古兰经。周荣云等毒贩狡诈,七次换地点,显示防范严密。陈建军孤立时,仍推进逮捕。围攻中,毒贩用火药枪和棍棒,造成他重伤。牺牲姿势握枪,成了纪念馆展陈重点。7.5公斤鸦片作为物证,推动规范改进。 陈建军牺牲过程惨烈,公安解密文件记录了细节。12月交易时,地点多次变,从山村到边境雪地。他亮身份后,毒贩拒捕,陶顺明用火药枪射击,其他人用钝器围打。他头部多处伤,颅骨碎,腹部枪伤深。遗体发现时覆盖白霜,眼睛睁大,手握枪不放。这体现了他的顽强。总缴获毒品51.25公斤,抓19人,显示贡献。周荣云等毒贩的凶残,在搏斗中暴露无遗。档案显示,他执行24次卧底,包括最后一次。 缉毒警的付出常人难懂,陈建军从1982年入队,到1987年牺牲,短短五年立功无数。笔试满分、体能第一,让他起步稳。训练中拆枪辨毒,实战中对冯育焕用现金箱推进。改变习性抽烟喝酒,维持伪装。妻子闹局,父亲支持,让他专注任务。1986年坚持岗位,体现了职业精神。1987年学回族习俗,细节到位。饭局砸碗,化解危机。周荣云夹猪肉试探失败,毒贩放松。周荣云狡猾换地点,切断联系。逮捕时围攻,毒贩用枪棍,造成致命伤。握枪姿势成英烈象征。 这些事迹不是传奇,而是真实记录。陈建军卧底生涯,暴露毒贩阴险。周荣云集团贩大宗毒品,多次考察身份。饭局试探猪肉,他用禁忌知识应对。毒贩信服后,交易推进。12月七次换点,孤立他。亮身份逮捕,六人围攻。火药枪伤腹,棍棒砸头。牺牲时护住鸦片7.5公斤。公安史料记录了他的贡献,抓19人缴51.25公斤。毒贩的残忍,在伤情报告中清楚。

0 阅读:75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