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于中美俄等国家,欧洲目前已经无法在世界事务中发

修竹崽史册 2025-09-06 10:39:47

德国总理默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相比于中美俄等国家,欧洲目前已经无法在世界事务中发挥主要作用。   欧洲在现代世界体系的形成中一直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无论是科技进步、制度创新,还是经济版图的塑造,欧洲都不容忽视。   冷战后,区域一体化不断推进,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也成为全球范围的示范。   不过进入本世纪,新的矛盾叠加出现,让欧洲不断面临新问题,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全世界注意到,欧洲在这一重大危机的影响力似乎远不如过去。   虽然欧盟和各国不断尝试调解、推动对话,也出台种种政策协助,但是实际效果不算理想。   这一切让外界不得不反思:欧洲的话语权,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   欧洲国家在很多时候都没有足够的自主能力,遇事还需要和美国反复磋商协商。   这种分工合作,平时看起来也挺不错,真正遇上大事,比如地缘冲突,会发现决策效率和应变速度都落了下风。   有时内部国家意见分歧也很明显,每家立场和重点都不一致,步调难以统一。   像在能源供应、对俄制裁、军事援助等问题上,欧盟成员国之间多次出现分歧,哪个方向上的行动都很难协调到一块,多头管理模式,让外部观感变得更被动。   曾经的欧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全球老牌经济体,可到了近年来,整体经济增速缓慢,某些国家债台高筑,失业和通胀问题不断出现,新科技革命的红利好像也没能完全抓住。   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被美国和中国拉开步伐,关键技术、原材料供应链对外部依赖加重,抗风险能力被削弱不少。   单说军工和高科技这类硬实力,欧洲其实在全球奔涌潮流里被边缘化了。   欧洲一向主张多边主义、规则和谈判,但是近期,民粹主义势力上升,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移民、难民等问题让居民感受到压力,舆论关注点转向内部关切,对外事务的关注度明显下滑。   这种情况下,想要抽出更多资源和政治意愿去影响外部局势,难免顾此失彼,乌克兰危机持续时间越长,欧洲社会的“战争疲劳感”也就越严重。   虽然大家仍然呼吁和平、协商、坚持价值观,但面对现实僵局,推动力显然减弱不少。   比如在亚太地区,欧洲虽然不断表达关切,提出合作方案,但没有多少实质性动作,难以对局势产生决定性作用。   曾经被视为传统朋友圈的非洲、中东,如今也被其他大国赶超,欧洲的议价能力下降显而易见,对外贸易、经济援助等所仰仗的传统手段逐渐失去优势,新形势下面临更大调整压力。   从建设性角度看,欧洲还是拥有不少底牌,诸如环境治理、标准制定、法治传统等领域,依然很有份量。   当今的话语权早已不再只靠道义和规范支持,硬实力、技术竞争、全球资本和战略自主才是新一轮竞争格局里的关键词。   光靠高调呼吁与秀出软实力,很难再推动格局走向自己愿望的方向,随着全球产业链和地缘政治的洗牌重塑,欧洲似乎站在了一个“守成而不振”的节点上。   当前欧洲所遇到的困境,既有全球大变局的挑战,也有自身的结构性短板。   维持国际影响力,需要不断创新思路,适应复杂、动态竞争,如果还照着旧有模式应对未来,难以扭转整体被动局面。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信息来源:央视网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