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虹!装置开创历史,新项目成功投产!

新浪财经 2025-09-07 08:45:12

2025年9月4日,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迎来激动人心的高光时刻——盛虹石化10万吨/年POE项目成功投产新闻发布会暨长期供货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江苏连云港举行,首批320吨优等产品同步发车交付,标志着中国人攻关国外“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一举打破国外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封锁和定价霸权,为行业的科技自强、构筑技术创新“护城河”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了解,盛虹石化POE工业化装置于8月17日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量产,投产过程平稳顺利且创造多项纪录:粒子的白度、透光率及黄色指数全部合格,密度优于行业标准;核心指标体积电阻率为1017Ω·cm,领先国际顶流品牌足足一个量级;已开发出18个不同牌号的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胶膜、汽车制造、聚合物改性等高端领域,将成为盛虹新的盈利增长极。

这是一场中国新材料产业的“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聚烯烃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惊人一跃。为了这一刻,中国化工人苦盼了30年,盛虹石化人奋斗了5年——1800多个日夜的呕心沥血,挣得了与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等外企扳手腕的资格。

“卡脖子”清单再撕一页!

盛虹五年磨剑终结“膜荒”

POE(聚烯烃弹性体),这种被誉为“工业黄金”的新材料,是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的“隐形铠甲”。然而,其核心技术和原料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中国95%的POE依赖进口,每年近百万吨的采购背后,是千亿级市场定价权的被动挨打。

“没有自主技术,就永远受制于人。”盛虹石化POE项目负责人回忆研发历程时说。2020年,盛虹正式组建技术攻坚团队,立志向POE工业化发起冲锋。在此之前和之后,国内也有其它化工企业陆续加入自主化攻关。

2024年,国内曾有企业率先组织工业化装置投产,可惜未能逾越部分产品核心指标难关,打破海外垄断的冲锋停在了半山腰。

相较之下,盛虹人深知技术攻关“欲速则不达”的真谛,以一贯求真务实的作风,踏踏实实潜心钻研,在中试装置上反复开车测试,模拟工业化装置逐一验证、确认各项生产条件。两年多的时间里,盛虹石化历经70多次开车和50余次工艺、设备技改,极大提升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日后工业化装置的一次性开车成功夯实了根基。

“面对行业中热炒的国内第一套POE工业化装置之争,我们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把功夫下得足够深、功课做得足够透以后,才开始推进工业化装置的建设。运行中试装置帮助我们积累了大量实操经验,光测试总结报告就撰写了56份,近30万字。装置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应对和解决,我们都做到胸有成竹。这时再去把中试装置放大到工业化装置,一切水到渠成。”盛虹石化POE项目负责人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磨砺,盛虹人完成了西方企业三十年的技术积累:α烯烃纯度打破“原料魔咒”;溶液聚合工艺稳定性达国际顶尖水平;可显著延长光伏胶膜组件的寿命和功率稳定性的关键指标——体积电阻率实现对国际巨头企业的硬核超越。

随着盛虹石化的POE量产,中国光伏产业将彻底告别“天价进口膜”的历史。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下游企业节约成本超50亿元。

中国材料产业“黄金十年”启幕

盛虹继续领跑全球光伏材料新极

盛虹石化POE产品的横空出世,看似突如其来的一鸣惊人,实是多年韬光养晦后的金麟化龙。两年多的中试装置测试期内,研发人员和下游客户的试用交流一直紧锣密鼓,产品质量早就获得了市场的肯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清楚了这一点,盛虹如今嬗变为国内唯一具备POE进口产品替代实力、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业旗手,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天道酬勤。2024年,POE产品全球市场需求约为112万吨,未来十年预计将以5.72%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作为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POE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材料科学和工业应用领域中飞速崛起。凭借其卓越的物理性能、加工便利性及环保潜力,POE有望在多个新兴领域扮演关键角色,而光伏封装胶膜则是当前POE增长最快的下游应用,占比接近40%。据专业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光伏用POE需求将突破50万吨,这意味着继EVA光伏胶膜后,盛虹又一次站在了光伏封装材料的巅峰。

在“双碳”战略的宏大叙事中,视创新为生命的盛虹人高瞻远瞩,步步为营,正以“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书写着中国方案:

全球唯一同时自主供应EVA和POE,光伏封装材料“双名片”在手;

高端EVA新材料项目、鞋材发泡及汽车改性POE项目、聚烯烃塑性体POP项目、碳酸二甲酯综合利用项目等一系列中试项目孵化进展良好,未来有望成为盛虹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新王牌;

百万吨级新能源材料基地建设日新月异,盛虹石化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膜料生产基地;“原油→烯烃→高端膜”一体化产业链,让中国制造从源头摆脱束缚。

正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所强调的,“真正的绿色转型,必须攥紧核心技术命门。”盛虹的POE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生产线,更是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护城河”。

站在POE投产的历史节点回望,盛虹的每一步都踩准了时代鼓点:从EVA到POE,从跟跑到领跑,这家企业用技术突围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我们的目标不是填补空白,而是定义未来。”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总裁白玮的话语掷地有声。随着5万吨高端共聚酯、10万吨热熔胶EVA等项目加速落地,一个“光伏材料全球第一极”正在黄海之滨崛起。

这场突破启示我们:在高端制造的竞技场上,唯有自主创新才能撕掉“代工”标签。盛虹的POE,不仅是一种材料,更是一面旗帜——它宣告着中国新材料产业正式进入“攻坚深水区”的黄金时代。

6 阅读: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