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重大挑衅!”波兰军方周三早些时候表示,在俄罗斯袭击邻国乌克兰期间击落了侵犯

天天纪闻 2025-09-10 17:39:58

“这是重大挑衅!”波兰军方周三早些时候表示,在俄罗斯袭击邻国乌克兰期间击落了侵犯其领空的无人机,这对欧洲来说可能是一次重大挑衅。   波兰武装部队作战司令部在社交媒体上紧急通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空袭期间,多架无人机越过边境闯入波兰领空。   军方果断启动防御程序,对这些 "不速之客" 开火击落,目前正全力搜寻残骸。总理图斯克第一时间向北约秘书长通报情况,强调这是 "对我国公民安全的真实威胁",已经构成 "侵略行为"。   这是波兰首次用如此严厉的措辞定性类似事件,让本就紧张的欧洲安全局势又添了一把火。   追溯起来,这并非波兰第一次遭遇无人机惊魂。一个月前的 8 月 20 日,卢布林省的农民在农田里发现了一架坠毁爆炸的无人机残骸。波兰防长卡梅什当时证实那是俄罗斯无人机,但令人不安的是,该国雷达系统根本没探测到这次领空侵犯。   更蹊跷的是,这架无人机只装了少量炸药,波兰军方分析它可能是 "诱饵",专门用来诱骗防空系统暴露位置。这种战术在 9 月 10 日的事件中似乎再次上演,只是规模更大、侵入更深。   从技术角度看,俄军使用的无人机确实让防御方头疼。去年开始批量生产的 MiS-35 六旋翼无人机成了战场新宠,它像个 "隐形猎手"—— 折叠后能塞进摄影包,方便士兵携带;低噪音螺旋桨让它飞行时几乎悄无声息;遇到电子干扰还能启动 "向导" 系统自动返航,直到重新收到信号。   这种无人机载重不算大,最多能带 4.5 千克弹药,但胜在灵活精准,前线士兵可以根据任务随时更换武器组合,从投掷地雷到侦察拍照都能胜任。波兰军方之所以紧张,正是因为这种 "小而精" 的装备很难被传统雷达捕捉,一旦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事件发生后,波兰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国防部长卡梅什证实所有相关部门都已启动应急机制,国民防卫部队正在地面全力搜寻被击落的无人机碎片。   总理图斯克则反复强调波兰与北约指挥部保持着密切联系,暗示不会单打独斗。但北约的反应显得有些微妙,秘书长吕特虽然表态 "正在与波兰密切协调",却没给出具体应对措施,这种模糊态度让人想起 2022 年导弹误击事件后联盟内部的犹豫。   欧洲国家的态度也明显分裂。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东欧国家反应强烈,认为必须对俄罗斯的 "挑衅行为" 强硬回击;而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则更倾向外交斡旋,毕竟能源依赖等现实利益让他们投鼠忌器。   这种分歧在波兰加速推进 "图斯克防线" 的计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这条耗资 26 亿美元的防御工事本计划 2028 年完工,现在很可能要提前了,波兰显然想靠自己筑牢防线。   俄罗斯方面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官方回应,但这种沉默反而让局势更添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白俄罗斯已经宣布将在 9 月 12 日启动 "西方 - 2025" 联合军演,俄军空降部队也会参演。这个时间点的巧合,让波兰军方格外警惕,认为这可能是俄罗斯蓄意施加的军事压力。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无人机正在改变现代战争的玩法。联合国去年 11 月发布的报告就警告,无人机扩散带来的安全威胁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已经形成趋势。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大量使用无人机,从 "天竺葵 - 2" 到 MiS-35,低成本、高消耗的战术让北约国家的高端防空系统疲于应对。这次侵入波兰的无人机中,就有类似 "天竺葵 - 2" 的型号深入到距离华沙不足 40 公里的地方,这种渗透能力足以让整个欧洲感到不安。   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受到直接影响。波兰军方呼吁波德拉谢省、马佐夫舍省和卢布林省的居民尽量留在家中,远离可能的坠落区域。   除了华沙肖邦机场,热舒夫、卢布林和莫德林的机场也都临时关闭,大量航班取消或延误。有当地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凌晨被防空炮声惊醒,看到天空中闪烁的光点,"这种感觉就像战争已经离我们很近了"。   目前,波兰边境的搜寻工作仍在继续,军方尚未公布被击落无人机的具体数量和型号。但这次事件留下的警示已经非常清晰:在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防御体系正在面临严峻挑战。   北约的集体安全机制能否适应这种新型威胁?欧洲国家能否弥合分歧形成统一应对策略?俄罗斯的边缘试探会不会进一步升级?这些问题都悬而未决。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