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战役打赢了三次,为什么第四次长沙战役惨败?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三次长沙战役,日

海边观潮客 2025-09-11 19:41:42

长沙战役打赢了三次,为什么第四次长沙战役惨败?其实道理很简单,前三次长沙战役,日军兵力基本都在6万-8万人左右,薛岳的第9战区40万精锐主力还可以顶得住,而第四次长沙会战爆发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为打通中国大陆的南北陆上通道,日军孤注一掷启动“一号作战”。 这回小鬼子真是急眼了,海上退路被美军掐断,只能拼命打通大陆交通线。他们从老巢关东军、国内守备队甚至华北战场疯狂抽兵,凑出整整36万兵力扑过来,架势完全不一样。薛岳将军这边反倒虚了,名义上30万部队,实际能打仗的不到20万,好些精锐被调去滇缅战场,剩下的新兵连枪都摸不熟。更糟的是战士们饭都吃不饱,军服破得露腚,子弹每人就发五发,这仗还没打就输了一半。 薛岳的“天炉战法”这次彻底哑火。以前能靠老百姓破坏道路、游击队骚扰后勤,把日军拖垮再围歼,可这回鬼子学精了,提前清剿游击区,控制沿线村镇,炉子还没烧火就被捅了个窟窿。横山勇这个新对手更狡猾,根本不走老路,兵分三路插向长沙,尤其西路军直接绕后端了岳麓山炮兵阵地——那可是长沙的命门啊!山上重炮一响,城里守军连躲的地方都没有。 说句实在话,薛岳将军也有点飘了。连胜三次让他觉得鬼子还是老套路,压根没重视情报说的增兵消息。布防时居然把主力堆在城区,只留少部分人守岳麓山,结果日军冲上山头架炮轰城,整个防线瞬间崩盘。内部扯皮更是雪上加霜,参谋长赵子立建议撤退保存实力,薛岳却坚持死守,指挥系统乱成一团。其他部队见死不救,宁乡被攻时附近国军愣是看着不动,眼睁睁放鬼子撕开防线。 这场惨败真不能全怪哪个将领。日军那是赌上国运的疯狂,咱们却陷在两线作战的泥潭里。老话说“拳怕少壮”,但打仗光有狠劲不够——兵力、战术、后勤少一样都得垮。前三次赢是靠准备充足加民心所向,第四次输是鬼子疯魔撞上咱们虚弱,历史就这么残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9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