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年,孙权病重,皇后潘淑日夜照顾,疲惫不堪。一天夜里,几个宫女趁着潘皇后熟睡之际,用绳索将她勒死。孙权得知后,气得吐血,大开杀戒,不久后病重而死。 潘淑的父亲本是东吴的一名基层官吏,因一桩旧案触犯律法,最终落得身死的下场。 父亲的获罪,潘淑被官府罚入织室充当苦役。一次偶然的机会,孙权前往织室视察,目光在嘈杂的人群中扫过,被潘淑那清丽脱俗的容貌牢牢锁住。 就这样,潘淑凭借这份偶然的幸运,被孙权接入后宫,从此告别了织室的苦役生活。 进入后宫后,潘淑深知自己的地位并非稳固,不过是靠帝王一时的青睐得来,于是,她用尽心思讨好孙权,很快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脱颖而出,成为孙权晚年最宠爱的妃嫔。 很快,潘淑怀上了身孕,之后顺利诞下一名男婴,孙权喜不自胜,为孩子取名 “亮”,既寄寓着对孩子未来的期许。 随着孙亮渐渐长大,孙权对这个幼子的喜爱愈发浓烈,甚至产生了废黜当时的太子孙和,改立孙亮为储君的念头。 在后宫之中,潘淑自然是孙亮最坚定的支持者。她利用自己与孙权朝夕相处的机会,时常在孙权耳边 “吹枕边风”,她从不直接诋毁太子孙和,而是巧妙地提及孙和在处理事务时的疏漏,同时又不遗余力地夸赞孙亮的聪慧机敏、孝顺懂事。 在潘淑日复一日的劝说与影响下,孙权废储的决心愈发坚定。终于,在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正式下诏,废除太子孙和的储君之位,改立孙亮为新太子。 “母凭子贵” 之下,潘淑也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后。 然而,登上后位的潘淑,并未满足于眼前的荣华富贵。权力的滋味如同蜜糖,一旦品尝便再也无法割舍,她的野心疯狂生长。 尤其是在孙权重病卧床,无法亲自处理朝政之后,潘淑敏锐地察觉到,掌控东吴最高权力的机会已经到来,她派人秘密联络中书令孙弘,向他请教当年吕后代幼主刘盈临朝执政的旧事 。 孙弘看着潘淑的使者,心中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潘淑这是想效仿吕后,等孙权驾崩之后,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将东吴的军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孙弘表面上始终保持着恭敬,甚至主动提供一些 “建议”,可暗地里却另有打算。 潘淑的这些举动,很快就传遍了后宫,引发了众人的不满与恐慌。如今潘淑不仅掌控后宫,还妄图染指朝政大权,这让其他妃嫔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她们很清楚,一旦潘淑真的临朝称制,以她平日的行事风格,自己这些人恐怕再也没有立足之地。 于是在后宫,一场针对潘淑的阴谋,在无声无息中慢慢酝酿。 252年2月的一个深夜,潘淑因为一整天都守在孙权的病床前照料,早已疲惫不堪,回到自己的寝宫后,很快便沉沉睡去。 潘淑睡着后,四个事先约定好的宫女,手里攥着早已准备好的粗麻绳,上前将她勒杀。 宫女们在潘淑断气后,匆忙整理好现场:将麻绳藏进床底,把潘淑的身体摆放成熟睡的姿势,又擦去床边可能留下的痕迹,然后强装镇定地退出寝宫,对外宣称皇后 “突发急病,已然薨逝”。 可宫廷之中从来没有真正的秘密,没过多久,“皇后被勒死” 的流言就传遍了。 巨大的悲痛与愤怒席卷了孙权,他强撑着病体,下令让御林军立刻彻查此事。 在孙权的严令下,御林军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封锁了后宫,对潘淑寝宫进行了仔细勘查,又逐一盘问了宫中的宫女太监。 很快,那几个参与弑后的宫女就因为神色慌张、言辞闪烁露出了马脚,在御林军的严刑逼供下,她们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孙权得知真相后,愤怒到了极点,当即下令将这几个宫女全部处死。 可即便处死了凶手,孙权心中的悲痛也丝毫没有减轻 ,潘淑的死,就像一根刺,深深扎进了他的心里。 从那以后,孙权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精神也变得恍惚起来。两个多月后,孙权追随潘淑而去。 孙权之死不仅标志着东吴 “大帝时代” 的结束,也为东吴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随后,年仅十岁的孙亮继承皇位,成为东吴的第二任皇帝。可年幼的皇帝根本无法亲政,东吴的朝政大权很快就落入了太傅诸葛恪、丞相孙峻等权臣手中。 从此,东吴陷入了无休止的权力斗争 ,权臣们为了争夺控制权,相互倾轧、自相残杀,朝堂之上一片混乱,最终一步步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曹爽真是愚蠢的可爱,当他被司马懿囚禁在家中断粮的时,他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随后满
【5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