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得知姐姐早就怀了丈夫的孩子,而自己竟然还嫁给仇人,共同生活了40年。 “于大姐,开开门吧!饭菜都凉了!” 1978年秋天,北京四合院里,张婶拍着门着急的喊道。 屋里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嘶吼:“别敲了!郭沫若骗了我四十年!我嫁的是害死我姐姐的仇人啊!”张婶愣在原地,从没见过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于立群这样崩溃。 这一切,都是因为半个月前郭沫若的去世。70岁的于立群非要自己整理丈夫的遗物,那些诗稿、剧本、旧照片,都是两人四十年婚姻的见证。 她总想起1937年的雨天,姐姐于立忱的葬礼上,穿中山装的郭沫若撑着伞安慰她:“立群,别难过,你姐姐最放心不下你。”那时她才20岁,抱着姐姐留下的米白色毛衣哭个不停,觉得这个能写出好诗的男人,是一个能依靠的人。 可她不知道,姐姐的死,全和郭沫若有关。 1934年,于立忱得了肺病,拿钱去东京治病。临走前,姐姐拉着她说:“等我好了,带你去看樱花。”可后来姐姐寄来的信越来越短,最后一封只说“东京老下雨,我很想家”。 于立群当时只觉得姐姐病得没精神,压根没多想,她不知道,姐姐在东京认识了郭沫若,他每天陪姐姐去医院、读诗,慢慢走进了姐姐心里。 直到整理遗物时,于立群在一叠手稿下,发现了个磨破的牛皮纸信封。上面贴着日本邮票,落款是“立忱”。 她颤抖着拆开,纸上写着姐姐的字体:“沫若,我怀了你的孩子,两个月了。可你说这会毁你名声,逼我喝了堕胎药……”信上的泪痕还清晰可见。 于立群突然想起,1937年姐姐的遗物里,有个绣了一半的婴儿肚兜。当时她问郭沫若,他只说“是你姐姐帮朋友绣的”。 她又翻出一张郭沫若的旧照片,背景是东京的上野公园,角落模糊的身影,穿的正是姐姐照片里的衣服。 四十年的回忆一下子涌上来:郭沫若冬天把热栗子揣在怀里带给她,她写剧本卡壳时他夸她写得好,无数个夜晚他对着东京的旧信发呆,说“是老朋友寄的”。原来那些温柔,全是谎言! 接下来几天,于立群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不喝。张婶每天来送吃的,都只能听见里面的哭声。 她把姐姐的信、毛衣,还有郭沫若的中山装摆在一起,像是在对质。 10月15日清晨,张婶再来时,发现院门没锁。推开门一看,她吓得瘫坐在地——于立群悬在房梁上,脚边散落着那封信,还有张纸条:“姐姐,我错信了人,来赔罪了。” 有人说于立群太固执,都四十年了何必较真;也有人感叹郭沫若藏了一辈子秘密,最后还是伤了最亲的人。 可于立群心里清楚,她放不下的不是谎言,是姐姐没出世的孩子,是自己四十年错付的真心。 后来,四合院里的老槐树每年春天还开花,只是再也没人在树下等那个送热栗子的人,也没人再提那封迟到四十年、撕碎了两段人生的信。 信息来源: 中华网|1978年郭沫若去世,妻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老照片,不久便自尽了 文|黑子 编辑|南风意史
1978年,郭沫若因病去世不久,他妻子于立群突然自缢身亡,原来她在整理丈夫遗物时
南风意史册
2025-09-12 15:44:44
0
阅读: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