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警告外籍网民"管住嘴"!柯克遇刺后,签证成新"武器"? 昨天犹他州大学的演讲台上,保守派"网红"查理·柯克正讲到"枪支不该成为政治斗争的替罪羊",话音未落,两声枪响划破了校园的宁静。这个曾帮特朗普赢得去年大选的年轻政治动员者,就这样倒在了自己倡导的持枪权话题上。 更让人意外的是,美国政府迅速出手,不是调查枪手,而是警告外籍网民"管住嘴"。副国务卿兰多直接在X平台喊话:别在网上传"拍手称快"的言论,否则签证不保!这操作真有点"魔幻现实"。 柯克遇刺后,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犹他州州长直接定性为"政治谋杀"。但美国政府却把矛头对准了海外网友,这波操作让人直呼看不懂。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一针见血:柯克虽未竞选公职,但作为"MAGA"阵营的年轻领袖,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这次袭击"缺乏明显利益驱动,更可能是纯粹因理念分歧引发"。 说白了,美国政治极化已经到了"不能容忍不同声音"的地步。去年7月特朗普遇刺未遂,今年6月明尼苏达州议员遇刺,4月宾州州长官邸被纵火,政治暴力事件接二连三。 更讽刺的是,柯克遇刺当天,国会正在讨论《枪支安全法案》。他生前鼓吹"持枪权值得牺牲生命",如今自己却倒在了枪下。枪械股当天应声上涨,市场在用另一种方式解读这场悲剧。 美国政府最近动作频频,签证成了"新武器"。截至8月中旬,已吊销约6000名留学生的签证。8月21日,还以"危及美国民众安全"为由,停止发放商用卡车移民司机的工作签证。 这不禁让人想起,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说:"政治暴力不是解决分歧的方式。"可现在,美国政坛却在用签证限制来"解决"不同声音。 美国政治极化已到危险边缘,枪声成了政治辩论的"标配"。当持枪权倡导者倒在枪下,当政治对立变成现实暴力,我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民主,还能守住底线吗?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美国这种"签证威胁"的手段,能解决政治极化问题吗?还是只会让对立更严重?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点赞关注,一起深度解读国际时事! 今日热点我来评
美国警告外籍网民"管住嘴"!柯克遇刺后,签证成新"武器"? 昨天犹他州大学的
大叔在囧途
2025-09-12 17:40: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