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严正警告台湾,统一大势不可阻挡,不需征求台湾意见! 这几十年来,海峡两岸的关系,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北京一直像是在用各种方法,造一个巨大的引力场,想把对岸拉得紧紧的,可结果呢?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经济上、生活上,两边绑得越来越死,心却好像越走越远了,这种想拉拢却反而被推开的矛盾,才是看懂今天两岸问题的关键。 北京的策略其实很直白,就是全方位打造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引力场”,宏观上一个《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就把市场大门敞开,让台湾的产品能轻松进来。 两岸的生意额,从四十多年前几千万美元的零头,一路狂飙到2021年超过三千亿美元,台湾从中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种吸引力不光是钱的事。 它还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里,大陆推出的那些“31条”、“26条”政策,还有跟大陆人待遇差不多的居住证、卡式台胞证,就是想让台湾人过来上学、工作、生活,感觉不到任何障碍。 这种做法就是想从根子上,把身份的界限模糊掉,福建直接把淡水送到金门,这种事就更有象征意义了,它像是在说,一家人资源就是相互的。 但可惜的是这个强大的引力场,并没能把人心拉过来,反而在台湾内部,搞出了一股很强的排斥力,问题的根子,是大陆释放的善意,被放进了一个充满怀疑的滤镜里去看。 台湾社会的部分人,虽享受着贸易带来的红利,却又在嘀咕这些好处背后,藏着“吞并”的“阴谋”,时刻给台岛居民心里砌起了一道“墙”。 这股排斥力,还被岛内一些政治力量玩命地放大,他们系统性地做切割,不再谈什么“一个中国”,反而去推“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这种新词儿,想从根本上改变两岸关系的定位。 更绝的是他们还从历史和课本下手,故意淡化甚至不承认,像《开罗宣言》这类决定了台湾归属的法律文件,就是想让台湾的年轻人,忘了自己的根在哪。 这么一搞大陆的善意姿态,就变得特别尴尬,它非但没换来和解,有时候甚至被当成“软弱”,反而成了民进党当局,煽动对抗的本钱。 当这种怀柔的拉力,碰上了硬邦邦的推力,北京政策那个划着红线的刚性框架,就变得格外清晰了,这个框架的基石是“一个中国”原则。 北京反复说这是所有互动的前提,没得商量,更是警告台湾的那些人,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而且还会拿出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以及全世界181个国家都认这个理的事实,来证明这不是空话。 这是国际社会都承认的法理,专门用来反驳“台湾地位未定”那种说法,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框架里的威慑力,用得非常“精准”。 大陆虽然嘴上说不承诺放弃武力,但每次都会强调,这个最后的选项,枪口压根就不是对着普通台湾民众的。 它的目标被严格地限制在两类人,一类铁了心要搞分裂的极少数“台独”分子,另一类是想拿台湾当“牌”打,干涉中国内政的外部势力,如美国。 这种把打击目标缩到最小的做法,就是想把对手分化开,保护大多数人,给和平统一留条路。
民众党主席黄国昌说,“台湾人不必承认自己是中国公民,但从文化和种族方面来讲,你的
【54评论】【13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