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总理委托张樾丞篆刻开国大印,不料制作完成后,张樾丞却保留了绝活,给大印做了一个“留边”,而他这么做的目的更是让人连连称赞....... 1949年,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了,国家急着要一枚代表国家的印章。这个任务交给了很有名的篆刻大师张樾丞,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交给他的呢。 张樾丞拿到那块黄铜时,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块金属,它还代表着国家的法律和尊严。于是,他用汉代宋体的风格,一笔一划地刻上了“中央人民政府之印”这几个字,看起来既严肃又简单。 印章快刻好的时候,他却干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在印章边上留了个不到一毫米的小边儿。 其实,这个手艺是他以前为了谋生学的,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他给未来留的一个“小后门”。他想,这枚印章以后是要传给后人的,要是以后有什么变动,修修边儿就能继续用,不用重新铸一个。更神奇的是,这个小边儿还是个防伪标志——在特定的光线下,边缘会有一道只有手工才能做出来的光影,假的印章根本模仿不出来。没过多久,敌人偷偷做了假的国家印章,但因为有那个特别的“留边”,假文件一下子就露馅了。 周总理知道后,夸奖张樾丞想得真周到,为国家考虑得很长远。那个边儿,不光是个手艺活儿,还是智慧和远见的证明呢。
1949年,周总理委托张樾丞篆刻开国大印,不料制作完成后,张樾丞却保留了绝活,给
崖边从容眺望
2025-09-13 01:20:06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