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让宪兵枪毙作战不力的师长戴海容,戴海容看到宪兵后,命令卫兵:

轩叔观察 2025-09-13 16:20:49

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让宪兵枪毙作战不力的师长戴海容,戴海容看到宪兵后,命令卫兵: “这几个家伙是可疑人员,把他们毙了。”[无辜笑]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已进入关键阶段,东北大地天寒地冻,战局对国民党军队愈发不利。 蒋介石命令廖耀湘率第九兵团西进夺回锦州,但此时东北野战军已占据绝对主动,国民党军队的调动显得步履维艰,廖耀湘兵团下辖的新一军、新六军虽装备精良,但整体战略态势已陷入被动。 其中第71军承担了主攻任务,该部队长期作为非主力部队,装备和人员补充都得不到优先保障,91师师长戴海容接到命令,要求其部进攻我军侧翼阵地。 戴海容判断当前战局对国民党军队极为不利,开始在执行命令时拖延时间,他的部队行动迟缓,多次以“道路泥泞、补给不足”为由推迟进攻时间,实际推进距离远未达到兵团司令部的要求。 这种消极应战的态度很快引起了廖耀湘的注意,兵团司令部连续发出催促电报,要求91师立即全力进攻,但戴海容仍以各种理由搪塞。 10月23日廖耀湘派出宪兵前往91师师部,准备对戴海执行军法处置,宪兵携带逮捕令,直奔师部所在地。 宪兵到达师部后,戴海容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他迅速召集身边的卫兵,声称这些宪兵身份可疑,可能是敌军派来的间谍,命令卫兵将其扣押。 现场顿时混乱起来,宪兵试图出示证件说明来意,但卫兵已经端起了枪,在推搡争执中,枪声响起,宪兵当场被击毙。 事件发生后戴海容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他立即收拾细软,趁夜色离开部队,连夜赶往沈阳寻求庇护,91师失去指挥,作战更加混乱。 戴海容的临阵脱逃直接导致91师指挥体系瘫痪,原本就士气低落的部队更加无心恋战,其他各师见状,也开始出现指挥不力、配合失调的问题。 10月27日廖耀湘兵团在辽西地区遭到歼灭性打击,大量官兵被俘,其中包括兵团司令廖耀湘本人,而此时戴海容早已逃之夭夭。 戴海容抵达沈阳后,立即筹划继续南逃,他拿出私人收藏的几根金条,通过黑市渠道购买了前往北平的机票,当时正值战乱这样的机票价格高得惊人。 在北平期间戴海容的逃官身份很快暴露,被宪兵队发现并扣押,面临军法审判的威胁,他拿出剩余的大半金条贿赂宪兵队长,最终得以脱身。 随后戴海容继续南下,最终抵达南京,由于战局紧张军官短缺,他竟然还获得了重新任命的机会,但这种好运并没有持续多久,他在辽沈战役中的临阵脱逃行为最终被查实,遭到军法拘押。 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局势更加混乱,戴海容再次找机会贿赂看守,成功逃出监狱,他辗转多地,最终抵达香港。 在香港戴海容利用早年积累的财富开始经商,凭借对内地情况的了解和手中的资金,他在贸易领域找到了立足之地,最终在香港定居下来。 从戴海容的经历可以看出,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个人选择往往受到时代大环境的深刻影响,当整个军事体系出现问题时,个体很难独善其身,而个体的选择又会反过来加剧整个体系的崩溃。 网友们各抒己见: “戴海容真是个人才啊!这种骚操作都能想出来,不愧是乱世里的老油条。不过这种临阵脱逃还反杀宪兵的,放现在绝对上军事法庭。” “廖耀湘也是惨,手下都是这种货色,难怪辽沈战役输得那么彻底。国民党军队内部腐败成这样,不垮才怪。” “最惨的是那几个宪兵吧?奉命行事结果被自己人打死,连遗言都没留。战争真是人命如草芥。” 如果你是廖耀湘,面对戴海容这样的下属会怎么处理?支持严惩还是理解他的选择?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

0 阅读:68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